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十二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总结评估有关情况的通报》(国卫办医函【2018】292号)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护理成功审核合格,代表着医院护理专科进入新一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行列。
“十二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总结评估概况
此次评估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国家级行业组织和质控中心(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和国家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等)、北京市医院管理研究所、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组建涵盖医学各临床专科、卫生管理、数据分析、信息统计等多专业构成的总结评估专家团队。同时组织统计专家、卫生管理专家及相关临床专家对评估数据中异常值处理以及评估结果标准进行专家咨询和论证。评估结果按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综合专家咨询意见,确定评估结果分为“合格”“整改后再验收”和“不合格”3个等次。根据评估,有1124个建设项目“合格”,有68个建设项目评估“整改后再验收”,有9个建设项目评估“不合格”。
“十二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湖南省人民医院护理专科建设概况
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和院领导的直接带领与悉心指导下,经过为期六年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医院临床护理专科着力提能力、优服务、建机制、促改革,推动护理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比项目实施前后,全院床护比由
1:0.41 提高至1:0.55;护理人员高级职称占比由 6个、护理质量控制中心 1 个、开设护理专科门诊 14 个,护理年门诊量达 2.6
万余人次;先后获得部、省优质护理服务单位。护理质量、专科能力、人才团队、社会效益、辐射带动区域内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与提升,为打造国内一流的护理专科、进一步推进护理在医疗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开展精细管理,持续做优服务。护理服务围绕贴近临床、走进患者,真正打通护理服务最后一公里,坚持从环节与细节入手,创新推出:住院五个规范、出院五个关怀、标准服务十大亮点及“护+”居家照护模式。2016
年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显示,全院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 94.2 分、护士体验与满意度得分 93.8 分,主要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打造发展平台,持续建强队伍。强化激励引导,注重人文关怀,打造护士发展平台,引导护士主动向专家型临床人才发展。每年选派 20%护士外出进修学习,6
年共培育国家级及省级专科护士 410 人,与美国浸信会医疗中心签署护理人才交流合作协议,派遣护理人员境外培训 60 余人次;举办国家级、省级护理继续教育项目
139 个,累计培训21000 人次。出台“111”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和选拔省级及院级“225”工程等高层次护理人才 114 人。全院护士 6 年平均离职率仅
1.28%,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三)健全管控体系,持续保障质量。建立“护理部院控—护士长科控—责任组长互控—责任护士自控—患者/家属参与”五级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明确护理部“五个重点”、护士长“五项督查”、责任组长“五个到位”、责任护士“五项措施”及患者/家属“五项参与”。修订各项制度、流程、规范
276 项,开展各项质量督查 6000 余次,护理年会诊人次由 18 增至 126 人次,疑难病例年讨论人次由 13 人次增至 145 人次,开展品管圈 616
余圈,2014 年、2015 年分别获得全国品管圈大赛二、一等奖。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四)坚持医教结合,持续扩大影响。充分发挥教学医院优势,探索护教研结合有效模式。新增研究生导师 10 个,高校教师 112 人;全院共有 93
位护士担任各级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理事等职务。面向全国各大医学院校招收实习护生 5126 人,增幅达 65.2%;累计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 89
名,年均增幅达 37.5%。累计获得科研立项 46 项,经费 102.6万元,发表论文 1084 篇,专著 21 部,其中 SCI 6 篇;获实用新型专利 66
项;合计开展新技术项目 124 项,其中 3 项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及湖南省科技进步奖。
此次医院护理专科顺利通过“十二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的审核,是对医院护理团队多年来励精图治的极大肯定,具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未来,医院护理团队始终坚持“仁、和、精、诚”的院训,秉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加大高层次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医院护理团队将积极主动融入医疗行业进步与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专注专科护理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加大护理临床、护理创新、护理研究等方面发展,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作出表率!(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