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人民医院原创的《“救”在身边》急救歌舞在会场再次登场。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为主任委员单位授牌,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建明接牌。

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当选新成立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主任会员。

副会长贾万年、李世俊为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7月28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在长沙成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与副会长贾万年、李世俊,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党委书记唐建明出席会议,祝益民当选新成立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主任会员,全国胸痛中心建设与发展论坛同期举行,来自全国的近400名专家、学者、胸痛专业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上,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的名义发出“每个委员都成为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的导师并开展急救培训”的倡议,由湖南省人民医院原创的《“救”在身边》急救歌舞在会场再次登场。
【背景】胸痛中心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五大中心之一
在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其中就明确要把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而《湖南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2018-2020年)实施方案》中明确,将在二级及以上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个中心,打通救命快速通到道。
【案例】18岁少女心脏“罢工”,胸痛中心与死神赛跑成功“救心”
7月14日,浏阳18岁少女沈芳怡在因为一场感冒,导致暴发性重症心肌炎、心跳骤停,通过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紧急送至湖南省人民医院抢救。医院采取一切可以救命的办法,及时启用“终极救命神器”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由“人工心”、“人工肺”替代她“罢工”的心、肺功能。经过5天的积极救治,芳怡的心脏恢复自主跳动,顺利撤除EMCO和呼吸机,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感觉做了一个梦”,芳怡的清醒和快速恢复,让医护人员十分振奋。芳怡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医院就与湖南省人民医院取得联系,第一时间传达转诊需求,评估病情,做好了抢救准备。芳怡入院后,由急诊科和心血管内科为主导的胸痛中心团队,组织多学科、多部门的协商会诊,给予准确及时的救治。“正是由于胸痛中心的快速响应和多学科合作,才有了芳怡生命奇迹的产生。”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表示。
【声音】“五大中心”落地,构筑生命救治网络
目前,心血管疾病占我国疾病死亡率第一位,预计2030年将有2260万心肌梗死患者,20年内仍将呈上升趋势。仅就湖南省人民医院来说,2018年1-6月完成急诊PCI共412台,与2016年比较,同期增长了22.3%。祝益民院长介绍,胸痛中心是国家重点建设的5大中心之一,是至关重要的救命举措。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下成立胸痛专业委员会,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整合资源,以努力为解决胸痛救治领域的难点、焦点、痛点问题做出积极探索。
湖南省人民医院在湖南率先成立胸痛中心,省内首家获得国家认证,建立了湖南首家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是湖南省胸痛联盟主席单位,按照“省标”、“国标”要求建设胸痛中心,打造了一条“救心”高速路,发挥了示范与引领作用。祝益民表示,胸痛中心的运行要“整体协调、高效”,需要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基层医院等等“关节”的同步、同质的联动。省人民医院作为全省胸痛中心建设的指导单位,将强化胸痛中心网络建设和信息共享,开展针对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胸痛诊治规范流程的培训,降低胸痛相关疾病的误诊和漏诊,打造一张生命救治网络。同时也将大力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开展急救普及,将抢救生命尽可能前延至第一现场,尽最大可能抢夺时间和心肌。
基于胸痛中心的经验,省人民医院在该院天心阁院区、马王堆院区、岳麓山院区将分别着重于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的建设,同时不断提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能力,落实“多中心协同救治”的防治体系。
文/周瑾容 周蓉荣
图/刘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