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显示,胸椎t10陈旧性骨折不愈合、t12新发压缩性骨折、腰l3陈旧性压缩性骨折。
主治医师常磊叮嘱老人,出院后不宜再从事家务劳动。
手术后第三天,老人步行出院。
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骨折是由于脊柱的其中一块椎骨发生塌陷或骨折。现实生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不少老年女性患上骨质疏松症,脊柱脆如“纸牌屋”,运动、跌倒、弯腰系鞋带,甚至是咳嗽、打喷嚏都会导致骨折……
97岁的刘娭毑家住长沙望城区农村,身体十分健朗,年近百岁仍坚持自己洗衣、做饭、打扫卫生。2018年春节期间,老人患上感冒,咳嗽、打喷嚏后出现腰痛、背痛的情况。近一个月来,她胸部压痛和背痛的情况进一步加重,不能下地行走,睡觉也不能翻身,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刘宏哲副主任医师查看X光片后发现,老人的胸椎、腰椎有多处新鲜及陈旧性骨折,于是将她收入脊柱外科病房。
入院进一步完善CT、核磁等检查后,老人被诊断为“胸椎T10陈旧性骨折不愈合、T12新发压缩性骨折、腰L3陈旧性压缩性骨折,重度骨质疏松症”。由于老人疼痛、活动受限症状典型,手术指征明确,10月16日,刘宏哲副主任医师和常磊主治医师等在局麻下为老人施行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这种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2~3天就可以出院”,刘宏哲介绍,过去,老年人椎体压缩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养,极易导致骨质进一步脱钙疏松,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容易出现肺炎、褥疮等并发症,加重患者痛苦。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采用微创技术,将可膨胀性球囊置入椎体,球囊膨胀扩张,骨折椎体复位,在骨折椎体内打造出一个安全有效的空间,然后灌注骨水泥,稳定病变椎体,减轻骨折带来的疼痛。这种特殊的骨水泥还可以直接牢靠的固定椎体内的微骨折,重建已塌陷的椎体,而且凝固后具有极强的生物机械强度,能够很好地解除神经压迫的情况。另外,骨水泥聚合的过程中释放热量,可破坏痛觉神经末梢,进一步缓解疼痛。
10月18日,刘娭毑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回家。
刘宏哲副主任医师提醒,65岁以上老年女性如果出现腰背酸痛、双膝酸软和下肢无力、肌肉痉挛等症状,最好到医院进行骨密度等相关检查,以确诊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已经诊断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调整生活方式,多进食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适当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避免嗜烟、酗酒和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各种关节保护器)等;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进行药物干预。
知识点: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随着骨的脆性增高、发生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骨密度降低、慢性疼痛、活动能力下降等。另外,还有骨折等并发症导致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老年骨质疏松症受年龄、性别、婚姻、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
65岁以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性大。性别对骨量的影响主要与激素有关,人的骨骼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理过程中,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女性绝经后体内多种激素浓度发生改变,如雌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这些激素的变化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导致骨转换加速,骨量丢失增加。
文图:梁辉 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