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术前影像资料。
杨劲松主任医师、周亚夫副主任医师查看患者恢复情况。
日前,心胸外科周亚夫专家团队联合心脏外科团队在科主任杨劲松教授的指导下,首次采用体外循环技术为一名女性患者切除左主支气管肿瘤,并完成我院首例左半隆突重建术,成功保住左肺。
53岁的梁女士因咳嗽咳痰、少量咯血在马王堆院区呼吸内科就诊,本以为是简单的呼吸系统疾病,胸部CT检查竟然发现左主支气管开口处长了一个直径约2cm大的肿瘤,气管镜下触碰即出血,非常凶险,病理活检结果证实为罕见的“黏液表皮样癌”。肿瘤侵犯并突破气管壁,继续生长将把左侧主支气管全部堵死;更可怕的是,一旦出血会立即导致窒息、猝死;脱落、播种则可引起肺部多发转移。总而言之,这个肿瘤就像深埋在体内的“定时炸弹”,肿瘤前面是心脏、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后面是脊柱和降主动脉,两边还有肺和肺血管,要想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进行手术,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
在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和准备后,周亚夫副主任医师团队邀请杨劲松、周文武、刘一骐等专家进行充分的术前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如果采取传统的经左开胸手术,左半隆突位于升主动脉及左肺动脉主干后方,显露不佳且位置深,进行隆突重建失败率高,手术质量无法保障;加上肿瘤突破气管管腔,可能对周围结构有局部浸润,不排除要进行大血管修复的可能,而传统术式下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另辟蹊径采用正中开胸切口,可用体外循环技术保障病变气管切断后的术中氧合,还可避开主动脉及左肺动脉对手术部位的遮挡,只是这样手术难度更高,需要将气管前方的上腔静脉、左无名静脉、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统统游离套带牵引,对外科技术、精细度要求更高。
按照专家讨论意见,2月15日,心胸外科团队花费不到3个小时就完成左侧主支气管肿瘤完全切除及隆突成型术,切除肿瘤约2×3×2cm3大小,手术过程顺利,患者第二天即可下床行走,于2月22日康复出院。
“气管、支气管因其特殊的组织结构,目前尚无人工材料替代,手术中一旦切除范围过大就难以吻合,目前仍是世界级难题”,周亚夫介绍,迄今为止,心胸外科已经完成多例气管及支气管等大气道肿瘤切除手术,效果普遍良好,巧妙利用体外循环支持切除气管肿瘤及隆突成型术尚属本院首例。(文/图
心胸外科:陈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