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的pta手术,精确到毫米级。
手术当晚,老人顺利恢复透析。
2月21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梁玉梅主任接到集团桃江县人民医院肾内科龚家柱主任的紧急求援电话,一位高龄透析患者通路闭塞,生命危在旦夕!
患者曹世兴老人今年已有九十岁高龄。2017年在当地确诊尿毒症,来省人民医院建立动静脉内瘘后,一直在桃江县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状态良好,这次突发内瘘闭塞,透析无法进行。紧急协商后,梁玉梅主任安排曹世兴老人于当日入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
入院后,医务人员立即为老人进行血管通路评估,不出所料,左前臂内瘘已完全闭塞。动静脉内瘘被称为透析患者的生命通道,一旦闭塞,生命之火就将熄灭。肾内科专家首先尝试在B超引导下为老人进行局部溶栓治疗,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两组溶栓药物已经泵入完毕,但血管杂音仍然没有恢复。
时间不等人,第二天上午,梁玉梅主任主持科内紧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患者有急诊手术的指征,但风险有三:高龄、瘘静脉多处狭窄、长段血栓形成;同时机遇也有三:距闭塞时间不足48小时、血压正常、动脉供血充分。
在家属的信任和配合下,2月22日下午,由肾内科和超声科罗逊、殷薇、夏晓辉三位副主任医师组成的手术小组为老人施行“血管腔内成形术”(PTA)。然而,手术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手术小组先后遇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穿刺困难、瘘口转移性钙化导致扩张困难等困难,均一一克服。耗时一个半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当曹爷爷瘘静脉恢复震颤的一刹那,有如干涸的稻田被注入哗哗的水源。当晚,曹爷爷即恢复使用内瘘,顺利完成透析。
据罗逊副主任医师介绍,相比既往使用的深静脉导管治疗,血管腔内成形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为复杂性内瘘闭塞的第一选择。自2018年8月省人民医院成功完成第一台血管腔内成形术以来,已积累数十台手术经验,成功率在95%以上。
梁玉梅主任表示,为90岁高龄的患者行PTA手术不仅是该院首例,在湖南也未有过此类报道。曹爷爷的成功救治既得益于省人民医院集团通畅的转运机制,也与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专家术前的准确判断和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熟练操作密不可分。(肾内科:罗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