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巨大的腹壁疝导致患者腹部隆起就像身怀六甲。
术前影像资料可以看到:肝内充满结石,腹壁缺损。
肝胆等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成功手术。
切除的左肝外叶和结石。
术后,患者伤口恢复良好。
易为民主任医师介绍患者病情。
出院前,送上锦旗表达感激。
六旬老妇患胆内外胆管多发结石三十余年,历经三次开腹手术,手术切口反复感染形成巨大的腹壁疝,肠子鼓入其中导致腹大如箩就像怀孕。她同时患有糖尿病、尿毒症,手术难度与风险巨大。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等多学科团队边为她进行血液透析边手术取尽全肝结石,创下新的纪录。
61岁的黄女士是湖南永州蓝山县人,有着30多年的肝胆管结石病史,先后于1992年、2010年和2015年做了三次开腹取石手术,2018年又做了两次内镜取石,但病情始终反复。2019年2月,患者再次出现右上腹疼痛、发烧、畏寒、呕吐等不适,于2月14日住进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七病室。
检查发现,黄女士的肝内外胆管有多发结石,右上腹还有一个直径约16厘米的包块——三次开腹手术后伤口感染形成的巨大腹壁疝。当患者站立时,腹腔内的肠管就会向外凸出,看上去就像身怀六甲。同时,黄女士还有15年的糖尿病史,并且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进入尿毒症期,每周要做两三次血液透析。
由于患者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和风险巨大,首席专家吴金术教授、肝胆外科主任彭创教授、肝胆七病室副主任易为民教授及刘剑鸣副主任医师等肝胆专家,以及普外、消化、内分泌、肾病、血透、麻醉等多学科专家进行全院大会诊。大家一致认为:患者手术指征明确,但手术面临以下困难:1.患者内环境紊乱,血钾高,术中容易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险情;2.腹壁薄、腹压高、腹内脏器凸出,术后伤口容易裂开;3.血糖高,术后伤口容易感染。经过反复讨论后,专家团队为她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围术期处理流程。
2019年3月4日,经过吴金术、易为民、刘剑鸣等医护人员组成的手术团队4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将患者肝胆管内的结石全部取尽,并切除肥大的左肝外叶,还进行了腹壁疝修补。术中,由于患者血钾居高不下,血透医生立即为她进行血液透析。边手术边透析,手术难度又升一级,所幸手术过程顺利。术中采用患者自身组织进行疝修补,避免了人工补片修补可能带来的感染风险,还为患者节省了2万余元耗材费用。
除手术外,术后的感染控制对黄女士的痊愈同样很关键,护理人员每天三次观察伤口,使用顶级抗生素;同时,妥善进行呼吸道管理和通便,防止咳嗽和便秘引起腹内压增高,导致伤口炸裂;密切监测血糖,防止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感染;注意围术期营养监控;采取抗凝措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于手术后第15天康复出院。
“患者病情十分复杂,手术切口性质不同,对她采取的反常规杂交外科手术治疗是医学上的又一成功突破,充分体现了湖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救治重大疑难病例的能力”,首席专家吴金术教授表示,该患者救治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力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和省医肝胆军团国内领先的救治水平。
文图:梁辉 易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