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女士的磁共振结果证实了腕管综合征的诊断。
许自力主任医师和秦梅兰护士长交代出院注意事项。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每次听到《心太软》这首歌,湖南郴州的赵女士都会心有戚戚。然而,让她独自流泪到天亮的不是心太软,而是手太痛……
赵女士今年60岁,退休前在郴州一家公司做了二三十年财务工作,“以前都是打算盘、按计算器、手工做账,后来才有了电脑。”大概从2015年开始,赵女士出现双手腕部麻木、疼痛的情况,后来慢慢发展到两个前臂又麻又痛。严重的时候整晚不能睡,要么起来甩手臂,要么坐在床上流泪到天亮……
四年间,赵女士辗转郴州、长沙的多家医院,看过神经、风湿、疼痛、脊柱、中医、康复等专科,以为是颈椎病导致,中医西医各种口服药、外敷药、牵引、理疗、推拿、按摩、封闭针、小针刀等试了个遍,家里电频治疗仪、按摩仪都买了好多个,却始终没能根治。通常治疗后好上一段时间,过不了多久又会复发,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
今年8月,赵女士经人介绍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医学中心许自力主任医师的周围神经损伤门诊就诊。许主任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腕管综合征”,随即将她收入创伤骨病科病房。
入院进一步完善神经肌电图、B超、X光、核磁共振等检查后,明确不是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而是正中神经卡压导致的腕管综合征。由于赵女士神经受损时间较长,手掌肌肉已经开始萎缩,只能手术治疗。
8月28日,许自力主任医师带领手术团队为赵女士施行右手腕管切开减压、正中神经松解术,术中对受损神经进行电刺激治疗,帮助神经功能恢复。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二天,患者手麻、手痛的症状基本消失。因其左手症状较轻,接受保守治疗后,于9月11日出院。
“如果早点明确诊断早治疗,完全可以不挨这一刀”,许自力表示,腕管综合征患者以女性居多,过去发病者多为大城市的中老年女性;但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年轻女性甚至男性发病增加,其中尤以从事财务、IT、设计、绘图、缝纫等手工劳动,以及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者居多。这是因为过度使用手指、手腕,尤其是重复性的活动,如长时间用鼠标、打字等,造成腕管内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受卡压而发病。
“手麻、手痛不一定是颈椎病,可能是周围神经病变”,许自力强调,腕管综合征通常表现为手腕、前臂麻木、疼痛,与颈椎病压迫神经导致上肢麻木有相似的地方,容易混淆。她提醒,一旦出现手腕、上肢麻痹、疼痛的症状,应尽早前往医院周围神经损伤门诊就诊,以免“花冤枉钱、走冤枉路、受冤枉罪”。
专家风采
许自力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医学中心研究室主任。中南五省手足外科、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手足外科、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1.重度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研究;2.骨科生物材料的应用研究;3.骨肿瘤的基础性研究。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奖二项。
擅长:1.四肢麻木、疼痛周围神经病损的无创、微创治疗与康复;2.骨关节病科疑难杂症诊治;3.四肢、骨盆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骨肿瘤的保肢、人工关节置换术;5.肢体重度损伤、畸形的修复重建以及断肢/指再植术;6.脑瘫、产瘫的神经修复康复。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专家门诊,天心阁院区门诊二楼);
周五上午(周围神经损伤门诊,天心阁院区门诊四楼)。
文图:梁辉 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