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国际出血联盟,联合国内及美、德、日等七个国家专家致力于出血性疾病诊治
●筹备成立“中国县域医院出血中心联盟”,打通省-市-县救命通道
●发布“创伤性脾损伤出血介入治疗专家共识”“致命性失血精准救治专家共识”“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等三个出血性疾病诊疗指导性文件
本次会议规模宏大,共有国内外500余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参会人数超过5000人。
国际出血联盟主席祝益民教授发表当选感言。
向华等国际出血联盟执行主席获颁证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院士致辞。
著名介入医学专家、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李小松致欢迎词。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一届放射护理专委会主委、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秦月兰教授在介入护理论坛发言。
十二位重量级嘉宾共同启动电子屏,发布三个出血性疾病诊疗“专家共识”。
2019年10月1日,24岁的产妇何某在湖南省韶山市一家医院剖宫产娩出胎儿及胎盘后,突发呛咳、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抽搐,心率下降至20~30次/分,血压及血氧测不出,被诊断为羊水栓塞。医院积极抢救并邀请湘潭市中心医院紧急会诊支援。因其出血不止,经大量输血并切除子宫后,病情暂时稳定。
谁知术后又发现腹腔内出血,带呼吸机紧急转入湘潭市中心医院。于10月2日凌晨第二次手术,剖腹探查清除盆腹腔积血达5000毫升,平稳送回ICU。
还等不及喘口气,何某腹腔再次出血增多。全院紧急大会诊后,介入科立即施行介入栓塞子宫动脉,但止血效果不明显。在此危急情况下,湘潭市中心医院紧急联系知名介入专家、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教授前往抢救。
10月3日凌晨,经过向华教授血管造影细致排查,寻找多根相关血管交通支的出血点并进行栓塞后,终于成功止血。
向华教授介绍,介入手术对于产后大出血病人来说,其意义在于能快速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并立即进行栓塞止血,为其后续综合救治赢得时间。此外,介入手术对出血的诊治,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创伤所致的大出血,包括肝、脾破裂等,在止血的同时,还可能避免切除脏器。
全球每年约190万人死于严重出血
向华表示,因严重出血所导致的死亡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问题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90万人死于严重出血,其中约150万人是因创伤所致。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机体在短时间内快速大量的失血,当失血量达到全身血量的30%~40%而又未得到及时补充时,就会引起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进而各个器官功能受损,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危及患者生命,称为致命性失血。
患者从出现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到死亡的时间约为2小时,如果能够早期识别评估,快速反应,积极止血输血,尽快恢复患者血管内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就能够及时逆转这种致命性失血所导致的死亡,为解除患者的原发致病因素争取更多的时间。因此,建立相应的诊疗规范极其重要。
介入在出血疾病多学科诊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随着介入技术飞速发展,近年来,传统出血疾病的救治体系已经发生改变。国内学者提出并开展“出血中心”建设,以介入医学科、急诊医学科联合检验科、放射科、创伤外科、血管外科、消化科、呼吸科、神经内/外科等相关学科团队,针对出血及出血相关性疾病的救治开启“快速、微创、精准、协作、高效”的出血急救新模式。介入医学在出血疾病的多学科临床急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大部分致命性大出血患者,它能第一时间明确出血部位、第一时间精准控制出血,使得许多过去不可控或难治的致命性大出血变成可控、可治,通过阻断急性大量失血带来的连锁恶化效应,稳定循环,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赢得救治时间。
“中国县域医院出血中心联盟”打通省-市-县救命通道
出血的救治具有时间紧迫性、地域局限性,医护优良的救治水平、规范的救治流程、健全而完整的救治体系是实施大出血有效救治的基础,同时离不开兄弟科室的紧密合作,需要上下级医院的紧密衔接和协作。而我国缺乏大出血疾病规范的救治流程和体系,缺乏介入、急诊、普外、消化等相关学科人才的培养和融合,缺乏基层医院与大型综合医院信息的交换交流,缺乏规范的院间、院内快速转运流程和诊治平台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6000余家县域医院服务于9亿农村及县城人口。县域医院往往是疾病的首诊单位,负责危重疾病的初步诊治及分诊转运。如今,县域医院实力越来越强,能处理各种危急重症;县域医院介入科的发展也为出血性疾病的急诊处理提供了保障。但是一家县域医院的力量毕竟有限,为了加强县域医院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加强县域医院和地区中心医院的学术交流和病人转运,湖南省人民医院联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31家各省大型医院共同发出倡议,成立“中国县域医院出血中心联盟”。
联盟将制定和建立以介入医学科和急诊医学科牵头的“迅速,微创,协作,共赢”出血救治模式,协调各相关学科关系,整合政府、医疗管理部门、医疗救治机构和企业等多方资源,促进县域医院和地区中心医院的交流合作,加强国内介入医学、急诊医学等相关内外科、医技学科医务人员对大出血疾病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等培训教育,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开展出血性疾病防治卫生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为我国出血疾病救治体系的建立搭建一个广泛、持久的平台。
大会设20个分会场60余个学术专题500多位专家授课5000人参会
2019年10月31日~11月3日,第二届中国出血大会、首届出血性疾病国际论坛暨国际出血联盟成立大会、第六届湖南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学术会议在长沙世纪金源大饭店举行,湖南省医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中国出血中心联盟工作会议、中国县域医院出血中心联盟筹备会议、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出血专委会筹备会同时举行。
本次会议规模宏大,参会人数众多。共设有学科发展论坛、院士主委论坛、联盟发展论坛、介入影像技术论坛、护理论坛等五个分论坛;包含主会场及学科创新与人文建设专场、门脉高压出血专场、出血综合专场、咯血专场、肿瘤出血专场、 医源性出血专场、创伤专场、 消化道出血专场、妇产出血专场、微导管导丝专场、超声专场、埃普特专场、神经颅脑出血专场、急诊专场、大动脉专场、内脏动脉专场、外周血管专场、泌尿系统出血专场、骨盆出血专场等20个专场;还有创伤骨科研讨会、肿瘤介入科研基金中期评审会、出血相关性疾病知识竞赛、出血介入病例大赛,挑战病例汇报、价值病例汇报等环节。
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教授和陈玉国、单鸿、祝益民、程英升为首的国内介入医学、急诊重症、内外科500余名知名专家,以及来自美国、德国、韩国的多名专家进行专题学术讲座。
会上成立国际出血联盟,陈孝平、董家鸿、李兆申、赫捷四位院士被邀请担任联盟名誉主席,祝益民为联盟主席,陈玉国等9人为共同主席,向华等4人为执行主席,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9个国家的11名外国专家及110名国内专家当选联盟理事。
会上发布由湖南省人民医院牵头制定的“创伤性脾损伤出血介入治疗专家共识”“致命性失血精准救治专家共识”“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等三个出血性疾病诊疗指导性文件。
文:梁辉 蔡煌兴 王庆 图:刘玉君
《医·生》第二届中国出血大会宣传片宣传词
文:周瑾容
看见他,我仿佛看见了20年后的自己
看见他,我仿佛看见了20年前的自己
我曾想,我的人生,将会受到尊重和赞扬
我回想,我的人生,常常遭受风险和彷徨
我不想,变得和他一样
可是,我们终将变得一样
他比我年轻,比我热情,比我更能扛起未来和希望
他比我稳重,比我冷静,比我更能面对风险和变化
每一个当医生的人,有时候显得冷漠无情、不通人情
当了医生之后,有时候天黑还没回家,有时候半夜离开家
我不确定,我能不能一直坚持
我曾经,也想过放弃
二十年后,你会明白,有一些黑夜比白天更漫长
二十年后,我会懂得,有一些责任像天空一样高尚
一直以来,致命性大出血是临床重点、难点课题之一,死亡率居高不下。介入技术对于出血性疾病科学诊疗的重要地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急需建设一个更为强大的平台,实现更宽区间的协作,更快速率的分流,更高精准的诊断,更大安全的手术。
使命如山,这只是开始的20年。
下一个20年,任重道远。
生命至上,爱浓于血
二十年前,我曾坐在你的位置上,面对一个老医生的面孔
是他告诉你,不管经历了什么,都要保持仁爱和敬畏
二十年后,你会坐在我的位置上,对面又一个新医生的面孔
我会告诉他,这身白衣,为我们一生命名
【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