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身边”方言版急救歌曲拉歌赛气氛热烈。
“手上120—十分钟生命急救圈”正式启动。
领导和嘉宾为《第一现场》新书掀开神秘面纱。
第一目击者行动圆桌会议举行。
颁奖环节。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祝益民作“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立法有多远?”主题发言。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王立祥教授阐述“中国心脏猝死防治救中心体系建设”。
健康报社副总编杨秋兰作《急救科普与学科品牌铸造》主题报告。
湖南石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蕾介绍石门开展急救知识技能普及的经验。
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综合办主任石泽亚主持大会开幕式。
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执行院长丁健、泌尿外科学科护士长李萍主持颁奖环节。
“喂喂,我是蔡xx,我在家里,身体不舒服,出气不赢,快点派救护车来啰!”
“蔡xx,收到您的报警,请您保持原地休息。”
“呼叫急救站,蔡xx,88岁,既往有高血压、胆结石、肾结石,目前血压180/100mmHg,心率145,在xx小区,请立即派救护车前往现场救人。”
“收到,我们马上出发。”
“我是第一目击者志愿者熊涛,已经拿到AED,马上赶往现场。”
……
独自在家的老人突发身体不适,按下佩戴的一键呼救智能手环的按纽,其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数据就传输到平台,120医务人员、社区卫生中心工作人员和取得资质的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将携带AED等急救设备赶到呼救者身边,对其展开抢救,这种我们以往在影视剧中才能看到的场景将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可能。
2020年1月11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专业委员、湖南省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五届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高峰论坛”在长沙召开。会上,这个被称为“手上120”,连接了120急救站、志愿者、AED,通过精确定位、智能导航、监测预警等智能系统,一键呼救后第一时间通知120救护站与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通知最近的志愿者获取AED赶往事发现场进行抢救的一键呼救智能手环智慧院前急救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不仅构建了安全快捷的10分钟生命急救圈,也完美诠释了现场救护“三个一”(第一现场、第一目击者、第一时间)的理念。
据“一键呼救”平台负责人、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综合办主任石泽亚介绍,该院和研发手环的医云急救公司将在医院周边的芙蓉区马坡岭、马王堆、火星、文艺路社区进行试点,免费为社区患慢性病的老年居民发放部分救命手环。
急救手环“一键呼救”“一呼百应”
“手上120”一键呼救智能手环智慧院前急救平台是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各种急慢性疾病、公共卫生事件增加,疾病谱发生深刻变化等背景建立的智能化院前急救平台。当今,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紧急、最严重的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80%发生在医院外,黄金急救时间仅有4~6分钟,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紧急救助;心脏骤停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零。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十秒就有一人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新华社记者徐勇、艺人高以翔、广东省卫健委副主任陈义平、湖南炎陵县县委书记黄诗燕等均因一场“猝”不及防的意外,让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的他们匆匆划上生命的句号。而即便身处急救网络健全的社区,专业急救人员也很难确保4~6分钟内抵达现场施救。因此,意外发生的时候,如何更快的寻求周边人的帮助?医疗系统如何及时响应呼救及了解患者病情?患者和家属的希望何在?由湖南省人民医院与医云急救公司联合打造的“一键呼救”智能手环给出了答案。该手环与智能数字化信息平台相连相通,具备以下功能特点:
第一,紧急情况下,佩戴者可以长按SOS键3秒,手环将拨打急救站急救电话进行呼救。同时,报警地点会自动上报到应急救援系统,获取报警信息后,通过APP上显示的定位,最近的急救志愿者、最近的社区卫生中心工作人员携带着AED,120调度中心调度的急救车均第一时间响应呼救,前往现场进行救援;同时,医院急救中心通过平台上传的患者信息预先了解患者病情,准备迎接和抢救患者,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
第二,手环可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与血压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患者意识不清不能按下按钮,其监测指标低于预设值时系统将自动报警,将信息传送急救网络系统。手环默认15分钟自动测量一次血压和心率;通过连续短按SOS按键3下或者应急救援平台发出指令,也可立即测量血压和心率,并将数值上传到应急救援系统上。
第三,为实现现场与后台的远程对话,手环兼具“来电接听”功能,有来电时,短按一次接听,再按一次挂断。这种恰当的人机交互形式,具有增加情感慰藉和获取现场最新信息的优势。
“手上120”平台强调在紧急状况下“一键呼救”“一呼百应”,以监控中心、可视化的指挥调度、智能分析管理与应急响应系统为核心,结合位置定位、远程对话、设备监控等多方面技术,实现所辖区域的全面管控,实现应急指挥中心与应急救援现场的高效联动,使得每一个决策都“有迹可循、有例可参、有据可查”,使得突发紧急事件得以及时、有效处置,对降低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手上120”智慧急救平台的高效救援和信息互通,还需对社区居民进行急救知识普及、志愿者培训和慢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建档。首先,设立社区急救小屋,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工作者与公众进行规范化的急救知识培训,提高社区整体急救水平。目前急救小屋正在建设中,标准化急救小屋将包括10%的志愿者、AED站布设和定期开展急救演练。考核合格的志愿者通过一键呼救APP注册后发放志愿者IC卡,方可进行紧急救援。其次,建立120车程在10分钟之内的急救圈,在圈内进行慢病患者与家庭医生签约计划,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慢阻肺、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肺结核、精神病、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一种慢病以上的患者,从而了解居民的疾病状况,为实现患者疾病信息互通奠定基础。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湖南省人民医院自2016年发起倡议,将每年1月11日设立为“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日”,并作为一个固定的健康日,在全社会推广现场救护三个“一”理念,即在伤病突发的第一现场,在第一时间由受过急救知识训练的第一目击者实施有效救护,对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快速增长,预测我国2050年老龄化人口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广大老年人群由于自身老化改变、各种慢性疾病高发、各地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及常处于独居状态等客观因素,成为突发急重症、意外伤害事件的高危人群,他们对急诊急救的需求不断增长。
针对以上背景及国人普遍存在的“急救荒”现状,湖南省人民医院牵头建立智慧急救平台,并组织系列急救科普活动——成立“第一目击者联盟”,建立湖南首个省级急救科普基地,设立急救培训小屋,通过多形式、多途径举办100余场急救科普讲课,培训上万名群众,同时积极呼吁和推动急救立法,将急救课纳入湖南高校公共课程等,对构建完善的急救系统,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019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的积极推动下,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在长沙、衡阳、怀化等地召开4场《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立法调研会,收集听取政府机构、医疗行业、公共场所、基层代表等相关单位的意见,急救立法走上正式日程。
以心源性猝死为例,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估计中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54.4万例。而在我国,院外发生的猝死救治成功率仅有1%左右。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祝益民指出,提升现场救护水平,立法不能缺位。公共场所是否配备了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用什么保障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积极参与公共场所急救?无论从生命保障还是社会需要角度来讲,现场救护立法,唯有加快脚步。只有通过法律,规定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民等主体在现场救护体系建设、现场救护知识普及以及现场救护行为实施过程中的权力及义务,才能为有效开展现场救护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比如设立法定节日倡导“在伤病突然发作的第一现场,第一目击者在第一时间作出迅速正确的反应”的“三个一”现场救护理念,通过立法倡导急救教育、强化急救培训、推广AED配置使用、鼓励紧急现场救护,让国人想救人、敢救人、会救人。
《第一现场》新书首次发布
会上举行了由祝益民教授主编、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现场——你不可不知的救命常识》新书首发式。
该书是湖南省人民医院组织编撰的第一目击者行动系列急救科普书籍之一,与2016年出版发行的《第一目击者》和编撰中的《第一时间》两书共同在全社会掀起学急救、懂急救的新风尚,进一步唤醒公众的急救意识,引发全社会更广泛的关注、支持、参与急救。
《第一现场》从非医务人员的视角着手,以满足普通民众需求为目标,风格简明实用,内容浅显易懂、文字通俗流畅,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将第一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进行分类介绍。内容包括:概述、第一现场的风险与评估、特殊人群的现场把握、中暑、淹溺、烧烫伤、冻伤、电击与雷击、高空坠落、煤气中毒、交通事故、洪灾、火灾、群体事件、转运与终止施救共十五个章节。不仅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各类应急救护培训机构现场救护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公众自学科普读本,帮助学习者快速地掌握第一现场救护的知识与技能。
圆桌会议探讨“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
当天还举行了第一目击者行动圆桌会议,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刘远立、湖南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詹鸣、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祝益民、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法规处处长曹跃斌、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应急办主任李志源、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李小松、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王立祥等领导和专家,围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专家们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专业委员会成立背景和初衷、湖南在全国率先启动现场救护立法情况、现场救护立法对健康中国行动产生的作用、现场救护立法对法治湖南建设的重要意义、公众急救的科学普及将对卫生应急产生怎样的影响力、大型公立医院推动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的现实意义、第一目击者行动如何走向全国等话题进行深入阐述和积极探讨,引发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和深思。
本次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高峰论坛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专业委员会年会规模宏大,环节众多——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导师培训班吸引了省内外数百名学会报名学习;“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获奖摄影作品展、获奖急救故事展引人瞩目;第一目击者场景化技能赛、“第一目击者之星”成果展示、第一目击者行动颁奖盛典、“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优秀案例/科普报告精彩纷呈;由来自娄底、湘潭、浏阳、石门、澧县、醴陵、祁东、新田、沅陵等市县医院带来的“救在身边”方言版急救歌曲拉歌赛,将会场气氛推向白热化。
文:周瑾容 石泽亚 梁辉
图:刘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