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冷藏箱前移到手术室,实现血液急需急取,床旁取血
近来进入年终岁末,多地媒体报道了血液紧张的问题,因为原先的义务献血主体,学生和外来人员相继返家,义务献血量相对减少,而临床用血量逐步增加,这样一增一少,就使得各地的血液库存量告急,血液紧张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湖南省人民医院输血科雷平主任如是说。
通过义务献血“开源”模式缓解
“因此,就在2019年12月31日,我们医院组织了由院领导亲自上阵的无偿献血活动,3天时间便吸引了近200名志愿者义务献血,总计献血量超过8万毫升。在天心阁、马王堆、岳麓山三个院区,通过义务献血等“开源”的方式,扩充血液库存量,缓解血液紧张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雷主任继续说。
其实类似的无偿献血活动,众多城市的学校、机关单位、企业、社区公益组织等每年也有组织,甚至,一年四季我们还会看到城市的移动无偿献血车,不乏市民群众前往献血。即使这样,我们的血液库存仍然存在波动。
除了“开源”,率先实现院内 “节流”
因此,湖南省人民医院在积极推动义务献血的同时,从提高血液资源管理水平入手,做“内功”。率先运用一个名叫“智慧血液网”的临床用血新模式。
一直以来,因为传统技术条件限制,存在不同程度不合理用血的问题,比如,现有医院基本均采用集中式单向实物流转的供血模式,由输血科集中发血,临床使用科室提前备血,但患者病情千变万化,提前备的血,未被用完,血液就不能再送回了。在国内献血率不足的普遍情况下,血液的不合理利用又给血液紧张的局面雪上加霜。所以,探索从改变不合理用血角度入手,破解这一难题。
2019年底,湖南省人民医院落地实施了智慧血液网方案,在智慧血液网里,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物联网血液冷藏箱里的每一袋血液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因此可以随时监测血液的温度、位置及取用等信息,每一袋血液都在智慧血液网里,因此预出库的血液实现了革命性可送回,解决了之前“出库血不能再入库”的时代难题,让每一袋血都得以充分利用,极大地节约了临床用血资源。探索出临床用血“节流”新模式。
另外,面对临床配血、取血、用血流程耗时太长,血液无法及时到达,延误病情的情况,雷主任介绍,“通过目前分布于全院区急诊科、手术室的物联网血液冷藏箱、物联网转运箱等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血液急需急取,床旁取血,实现由传统集中式供血到分布式用血的革命性升级,为挽救生命赢得时间。”据了解,这一被称为“智慧血液网”的新模式,除了在位于湖南地区的湖南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还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上海瑞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全国各个地区落地,极大缓解当地用血紧张难题,为更多的手术患者提供用血保障。
物联网集约型发展模式,为缓解血液紧张趟出新路
智慧血液网,率先将物联网技术与低温存储融合创新,并应用于临床用血领域。为提高临床用血管理水平的内涵式发展,探索了崭新道路。据雷主任介绍,如果血液网方案在全国全面落地,将会极大缓解这种阶段性、季节性的血液紧张局面,而且,临床救治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大的是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彰显。世界卫生组织名誉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曾表示:血液网方案在解决不合理用血等问题时,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可以推广到全球范围。(输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