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近,本是万家团圆时,突遇新型冠状病毒肆虐。1月17号,医院接省卫健委通知,在院领导及医务部的统筹安排下,发热门诊进入紧张的防疫状态,感染科临危受命承担起发热门诊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骨折还在养伤的陈海鸥主任和朱柏宁护士长开始了综合楼-发热门诊-感染科病房三点一线的来回奔走。1月23号大年二十九,感染科全科医护人员集体转战发热门诊。从这天起,科室所有人员放弃休假,放弃团圆,退掉车票——召必回。
与外面行人寥若晨星,孤寂清冷的街头相比,发热门诊异常忙碌。安排病人有序就诊、测体温、抽血、采鼻咽拭子,还有不断的咨询电话。朱柏宁护士长对各项工作环节、就诊流程及人员安排进行不断的细化完善及调整,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发热门诊值班的队伍里,大多是主动申请的志愿者,感染一科副主任医师贺新春,理论扎实,给大家很多防护安全方面的指导,又在武汉最需要的时候报名援鄂。肾内科住培医生欧欣第一时间报名志愿支援发热门诊,她说:“我是青年医生,应该要多做一点。”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刘展,开着玩笑说:“2003年非典爆发的时候我是一线医生里面最年轻的,一晃十七年,现在遇上新冠肺炎疫情,我已是队伍里年纪最大的医生了。”感染一科医生陈亮,虽发热感冒,在排除不是新冠病毒感染后依然坚持在一线。神经内科张瑶副主任医师刚从美国进修回来,便来了发热门诊,虽念子心切,还是忍痛与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再次分开,继续交由家中老人照顾。儿一科护士李晓庆在支援期间腰椎间盘突出症犯了,护士长问她要不要多休息几天,但她却说卧床休息两天就可以上班了;老年科护士卢亮,爱人也在一线,家有两个小宝贝需要照顾,她笑笑说:“我是党员,哪里需要去哪里。”还有肾内科李亚兰、关节外科余小卫和邓以林,虽然身体不适,当领导提议是否需要换人时,都说:“没关系,我行的。我更熟悉发热门诊的环境与流程。”感染一科张洲,代表一线帅哥,上了最多的班,也干了最多的活。感染一科刘谊玲,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将近6000份核酸检测数据逐一录入电脑存档。肝胆七科陈茜,设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撰写科普文章供大家学习,了解相关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支援发热门诊的同事,默默地用行动诠释责任,防护服保护下的束缚,脸上闷出的痘痘,口罩帽子的压痕,汗流浃背的后背,护目镜的水雾模糊……
现在疫情向好,但大家的工作没有松气,坚定守好疫情的一线“哨所”。(感染一科 彭春花 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