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8日,我院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接到求助,广西柳州一名重症患儿因病情需要希望转往我院做进一步救治。科室由总住院主治医师王娟梅、医师吴不非和护师杨丽平三位医护人员组成的跨省救援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历时33个小时,往返约1300公里,将患儿接回,单从距离上就创下了本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接诊史上的历史记录。
患儿瑞瑞,七个月大体重却只有4.5公斤,患有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气道狭窄/软化、先心病等多种疾病,虽然当地医院已竭尽全力抢救,但是上呼吸机20余天仍呼吸困难,呼吸机参数高,血氧难以维持。因家乡在湖南,孩子爸爸最后向我院发出求助。3月7日晚上7:00,儿童重症监护室主任余阗接到求助信息,立即在科内部署,王娟梅、吴不非、杨丽平接到任务,充分考虑第二天的接诊细节,准备好抢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月8日10:30,三人做好充分准备,随救护车出发。对于此次的任务,三个人心里都有些担忧,一方面患儿情况危重,另一方面路途遥远,路上的风险不小,但为了孩子生命的信念,加上有儿童医学中心做强大的支撑,多位专家都在后方随时给予指导,三人信心更加坚定。他们克服了晕车的不适,心里牵挂着远方的患儿,只希望早点到达,给患儿及时的救治。救护车在晚上7:00抵达广西柳州市当地医院。来不及吃晚餐,王娟梅医师带着大家就来到病房查看瑞瑞的情况,情况比想象中的更为严重,瑞瑞口唇发绀、血氧较低;血压偏高,长时间机械通气下对镇静药不敏感;右颈部深静脉置管处皮疹给固定增加了难度;全身水肿,腹部膨隆,腹胀,转运风险可想而知。了解完病情,已是晚上9:00。受疫情影响,她们辗转多处才找到一家酒店,经过严格的入住手续办理流程,三人到房间已经快11点,又讨论第二天的转运细节后才休息。
3月9日一大早,三人就来到瑞瑞的病房,重新固定其身上的各种管道,建立好静脉通道,准备好抢救药物,签署好各种转运知情同意书,做好万全准备,10:40从柳州出发。当天柳州下着小雨,微风中透着一丝丝凉意,小小的救护车里却热火朝天,监测生命体征,丝毫不敢懈怠。王娟梅全神贯注地盯着患儿和转运呼吸机上的参数,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腰椎疼痛(这阵子她一直受腰疼困扰,连坐着都难受,一直在靠药物和理疗坚持,但由于患儿病情危重且情况特殊,所以她承担起了这份重任)。吴不非除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还仔细地做纸质病志记录。杨丽平随时做好抢救和处理临时医嘱的准备,观察孩子的神志面色、尿量、监护仪上的各种参数,注视着呼吸机管路,静脉通路,生怕错过哪一个细节。从医护、司机到家属,大家都不敢多喝水,怕上厕所影响观察病情,饿了就吃点准备好的干粮。每个人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平安接回瑞瑞。
3月9号晚上7:40,她们顺利回到了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钟礼立主任给予充分支持,余阗主任早已在病房守候,科室提前做好了迎接准备,做到了无缝对接,为瑞瑞的及时救治赢得了时间。超声科医师夏晓辉特意从家里赶到病房,协助瑞瑞诊疗。看着瑞瑞平安到医院并得到及时救治,压在大家心上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瑞瑞现还在做进一步的治疗,孩子的爸爸表示,湖南省人民医院不愧是三湘第一儿科,守护生命让人敬佩,感谢家乡的医院给予他们一家的希望。(儿四科 杨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