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时的腹部x片可以看到,肠子里有3枚圆形异物。
三天后复查腹部x光显示,肠内异物已经排出。
张先华主任医师、龙毅副主任医师等为小可做体查。
13岁女孩与父母闹矛盾,竟然吞下3枚纽扣电池和水银,焦急的父母带着她从珠海赶到长沙,寻求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专家的帮助。
小可(化名)是珠海某中学初一学生,前段时间由于疫情原因一直待在家里,期间因为学习等问题多次与父母发生矛盾,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最近这次更是连续吞下3枚纽扣电池,还把体温计打破把里面的水银吞了下去。
几天后,水银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可3枚电池却在小可腹中“巍然不动”。父母通过“湖南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找到该院儿童消化专家张先华主任医师进行咨询。张先华嘱咐家长,电池内含化学成分,留存体内十分危险,需尽快到医院密切观察和处理。于是,父母带着小可于4月23日赶到长沙,住进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七科病房。
腹部X光检查发现,小可的右下腹有3枚圆形异物,张先华主任医师和龙毅副主任医师仔细为小可进行体查,耐心询问病史,结合CT结果,确诊为“肠道异物”。由于异物系3枚纽扣电池,一次性取出十分困难,发生肠梗阻、肠粘膜损害导致肠穿孔的风险大;考虑到电池已经进入结肠,自行排出的可能性大,于是决定给予保守治疗,每天监测腹部X片,进食粗纤维饮食,同时服用乳果糖促排便。三天后,3枚纽扣电池随大便排出,家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住院期间,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季永侠副主任医师为小可进行会诊,诊断其为“青少年情绪障碍”。“这是与青春期发育和境遇有关的一种心理问题,在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中发病率高居第二位,女性多于男性”,季永侠表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容易出问题的时期,这个阶段身体快速成长,而心理尚未成熟,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较大,面临着较多的应激因素。而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家长更容易关注孩子的缺点,而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使得一些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面临更多考验,需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季永侠建议,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父母的态度应该积极主动,发现孩子有情绪异常,要主动沟通和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尽早带其去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进行检查,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严防自杀、自残、出走等过激行为;家长要努力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不要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发泄在孩子身上;此外,应改变不良教育方式,如长时间忽视、不合理的压力以及不良示范等,也不要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和期望强加给孩子,要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
学科介绍
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七科医护团队。
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消化、营养、神经专科(儿七科),拥有46张床位、小儿胃肠镜室及视频脑电图室,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是集临床、科研及教学于一体的儿内科专业病房。每年接收数十名进修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研究生及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教学任务。重视临床科研工作,特别注重儿童临床疾病的及时、精准诊断与治疗。小儿内镜及脑电图技术领先,群众满意度高。科室凭借精湛的诊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多次获得“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芙蓉标兵岗”等荣誉称号。
专家风采
张先华
儿童消化营养神经专科(儿七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小儿消化微创学组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儿科学会消化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医师协会儿童微生态委员会副组长,湖南省预防医学会过敏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常务委员。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湖南省医药卫生评审专家库、湖南省法医学鉴定委员会、湖南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湖南省预防接种鉴定委员会专家。擅长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尤其擅长消化系统疑难复杂病诊疗、营养健康保健及内镜操作。
周三全天:名老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小儿消化专科门诊。
季永侠
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有着丰富的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经验,拥有大量成功案例。研究方向:神经心理学认知问题;主要咨询方向:成人心理问题、不良行为的心理问题、认知功能障碍问题及心身疾病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多动症的诊疗及心理干预。
文图:梁辉 余红霞 李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