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轩轩因“牙痛进食困难”到马王堆院区口腔二科就诊,接诊的张特主任发现,轩轩一口牙有8颗都有了龋洞,且门牙处已经发展为根尖周炎了,牙齿相对应的牙龈还出现了脓肿,孩子不能吃饭,家长发愁不已。
张特主任指出,6-12岁乳牙逐渐脱落,同时恒牙逐渐萌出,这时既有乳牙又有恒牙,乳牙不好则会影响恒牙。我国儿童龋齿的流行病学研究呈上升趋势,这与一些家长的错误观念是分不开的.
误区一:乳牙龋齿不要紧,反正迟早要换牙的。
如果乳牙龋坏,进而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会感染到恒牙胚。
会让宝宝在进食时疼痛,影响宝宝进食,从而影响宝宝的发育。
由于疼痛,宝宝会习惯用另一侧牙齿咀嚼,这样会让宝宝的颌骨发育不对称。
误区二:龋齿不疼就不看医生。
龋齿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虽然开始不痛,等进展的范围侵犯到“牙神经”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发生疼痛,还有可能损伤恒牙胚。
误区三:门牙变黑是色素沉积。
门牙变黑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有龋坏,如果发现宝宝牙齿变黑,要警惕可能是龋齿,及时到医院咨询。
误区四:大人把食物嚼碎喂给孩子。
这样会把大人的口腔细菌传染给宝宝。
误区五:食物过于精细,很少给孩子吃粗纤维的食物。
咀嚼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可以磨擦牙面,使牙面更加光洁,细菌就不易滋生繁殖。
误区六:含着奶瓶入睡。
宝宝含着奶嘴睡觉,无法清理口腔,就会使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久而久之牙齿脱钙、牙冠剥脱。
误区七:没长牙的孩子不需要口腔护理。
宝宝在六七个月后乳牙长出时,妈妈就应帮忙做清洁牙齿的工作:初期可在喂完奶后喂些白开水,并以干净的棉棒或毛巾、纱布绕在手指上,替宝宝擦净牙齿及牙龈。
2岁以后,则可改用细小、柔软的牙刷,替宝宝在餐后、睡前刷牙。
什么是儿童龋齿呢?
儿童龋齿包括乳牙龋以及年轻的恒牙龋,分为浅、中、深龋齿。
为什么会发生龋齿?
在细菌、食物、宿主、时间四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下,牙体硬组织遭到进行性破坏。
(1)细菌粘附在牙面形成牙菌斑生物膜。
(2)细菌产生的有机酸在牙面停留引起牙脱矿。
(3)口腔微生物代谢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产生有机酸,溶解牙体硬组织。
龋齿有什么危害?
(1)龋病向牙体深部发展会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面部间隙感染、颌骨骨髓炎、颌骨囊肿等疾病。
(2)影响牙胚,导致恒牙早萌、迟萌或异位萌出。
(3)恒牙萌出异常,影响面型发育,从而影响美观及发音,需正畸治疗。
(4)降低咀嚼功能,影响儿童摄入营养。
龋齿的预防:
1、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早、晚、睡前刷牙。
2、用儿童牙刷、牙膏。
3、一人一刷一口杯。
4、大人应帮助或监督刷牙。
5、没长牙的孩子,每次喂养后用软纱布给孩子清洁牙床。
6、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少喝碳酸饮,多吃纤维性食物。
7、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检查,若发现龋齿及早治疗。
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龋齿早期没有症状,不易察觉,出现症状就是中晚期,治疗起来复杂,患者也痛苦,治疗效果也不如早期。因此,小儿的龋齿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切不可让我们下一代的牙齿输在起跑线上。( 口腔二科 徐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