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在高考的最关键的这一天,部分考生会出现头疼、腹泻、中暑、患上肠胃疾病等不适症状,这个时候该如何注意科学搭配才能保证安全健康的顺利考试呢?
一.三餐要合理
“早餐要吃好,主食不能缺。干稀要搭配,主副食兼顾。”
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体重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委,高级营养师蔡华介绍:“馒头加豆浆、面包加牛奶、面条加鸡蛋等都是很好的搭配。考生可以适量吃些鱼类等补脑食物。由于高考时上厕所不方便,考生可以考虑多食用些耐饿且水分不多的食物,可以食用含钾量高的香蕉或者桃子等。”
“午餐要吃饱,荤素要搭配。必须有主食,菜肉不能少。”
“建议考生主食(米饭、馒头、面条)要补充充足,可达到150克(3两)以上,肉类(畜肉、禽肉、鱼肉均可)可以达到100克(2两)左右,蔬菜250克(半斤)左右,水果适量。”蔡华介绍,“针对眼睛疲劳,可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牛奶、蛋黄等;胡萝卜、西红柿、菠菜、西兰花、韭菜等深颜色的蔬菜含有β-胡萝卜素,也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缓解疲劳。很多考生在外就餐,一定要注意选择卫生好的饭店,清淡饮食避免增加胃肠负担。”
“晚餐易消化,主食选粗粮。副食鱼虾类,蔬菜不能少。”
蔡华建议考生晚餐可以选择营养丰富的绿叶蔬菜(如芥蓝、西兰花、油麦菜、油菜、菠菜、小白菜等)和红黄颜色蔬菜(如西红柿、南瓜、胡萝卜等),烹调方法宜清淡少油。饭后(如果体型偏胖的话就改为饭前)吃一些水果,有助于帮助消化、增加食欲、缓解紧张。
二.零食宜适量
“很多家长高考期间满足孩子所有喜好,适当吃零食可以增加营养,也可以改善大脑的工作状态,但一定要注意选对品种和选对时间。”蔡华提醒,“上午10点左右可以吃点能量较高的零食,如巧克力、酸奶(或牛奶)、坚果、面包、饼干等;晚上学习睡得较晚时,可以吃一些能量较低的零食,如水果、海苔等。一般来说,高糖、高盐、高脂肪类,如棉花糖、奶糖、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蛋糕、罐头、果脯、果冻、炸薯片、炼乳、可乐、雪糕、冰淇淋等不宜作为零食选用。”
三、避免食用导致记忆力下降及思维迟钝的食物。
“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肠炎将会对考试造成不利影响,一定要避免。”蔡华强调,“首先要放松对待,坚持正常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易过敏的考生,高考菜单中最好不要有扁豆、蘑菇等食品,麻婆豆腐、鸡蛋灌饼、鱼丸、鸡丸等尽量避开,家长准备饭菜时,尽量不用超市的半成品。其次,爆米花、皮蛋、罐装食品或饮料等含铅食品,油条、粉丝、凉粉、油饼等含铝食品,都可能是脑细胞的杀手,可能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钝。考生要少食用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吃点洋葱和大蒜等含有抗炎化合物的蔬菜。此外,有些蔬菜和水果亦可抵抗过敏症,其中椰菜和柑橘功效特别显著。”
四.切忌过度补
“想着孩子辛苦,山珍海味统统补上,这是不可取的。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类食物,考生的肠胃并不一定习惯,反而容易导致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现象。而且吃得过杂反而可能会造成肠胃疲劳,另外过高的蛋白质类食物在肠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脑内血液供氧减少,可能会导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得不偿失。”蔡华总结,“考前不宜大改食谱,以免食物变化大导致肠胃不适应。”
(文/周蓉荣 陈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