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肝活检结果
湖南永州54岁的吕女士因为全身皮肤、眼睛、尿颜色发黄,并出现了全身乏力、食欲下降的症状,到我院感染科就诊,病史及肝活检结果提示病毒性肝炎,感染一科医生发现异常检查结果,拨云见日,最终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让吕女士得到了及时治疗。
经询问病史,吕女士前段时间受了凉,头晕、流鼻涕,于是吃了几种感冒药,感冒症状消失后却出现了前述症状,排除常见的可导致肝功能损害的原因后,这似乎很符合药物性肝炎的特征,但医生发现吕女士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及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升高,怀疑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后续动员了吕女士完善了肝活检,肝活检结果提示药物性肝损。
感染科主任陈海鸥指出,诊断考虑药物性肝炎可能性大,但不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需对吕女士进行长期随访。经过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吕女士情况好转出院了。
1月后吕女士返院复查发现转氨酶又升高了,询问得知吕女士上次出院后未再服用任何药物,那这次吕女士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尽快为其安排了各项检查,再次排除病毒感染、酒精、遗传代谢等常见原因,仅发现抗核抗体滴度明显上升,同时IgG仍是升高的,这些线索高度怀疑自身免疫性肝炎,再次动员吕女士完善肝活检,肝活检提示自身免疫性肝炎。经过泼尼松及硫唑嘌呤治疗后吕女士转氨酶基本正常了。
陈海鸥主任指出,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者无症状,病变活动可有乏力、腹胀、食欲下降、黄疸等症状,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其特征是转氨酶升高、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及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界面性肝炎、肝细胞玫瑰样花环以及淋巴细胞对肝细胞的穿透现象是典型的AIH组织学改变,药物可诱发AIH。AIH病程具有波动性,可有自身缓解,从而导致疾病的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上遇到转氨酶升高、ANA阳性病例,即便当时诊断依据不足,也应进行长期追踪随访,以免遗漏AIH 诊断。(感染一科 邱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