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威等2名中国医疗队员赶到收治医院,全副武装进入隔离病区会诊新冠重症患者。
脱下隔离服,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
自2020年圣诞节假期之后,津巴布韦的第二波疫情呈井喷式爆发,中国(湖南)第18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以下简称医疗队)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和省卫健委号召,投身当地疫情防控的具体工作,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查房、远程会诊、居家隔离等用药指导及隔离建议,并在当地媒体发表新冠肺炎相关科普文章共计十余篇,为当地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
津巴布韦当地时间1月26日21时,医疗队员们结束一天的紧张工作正准备休息时,队长罗伟强接到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的电话,请求医疗队紧急派人前往首都哈拉雷一家私人医院,为一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会诊。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无需更多的动员,来自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柳威副主任医师和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孙爽主治医师拎着早已准备好备用的个人防护包立即出发前往该医院。
这名51岁男患者,感染新冠病毒逾两周,在该院治疗后病情逐渐加重,光靠氧气治疗已无法维持理想血氧饱和度。当两位医生到达该医院时,患者在两组氧气(流量共15升/分)的治疗下,血氧饱和度仅维持在83%-85%(正常为不吸氧情况下血氧饱和度>95%),呼吸困难明显,血压达160/90mmHg,心率达120次/分。两位医生详细询问病史、阅读一系列CT片及相关检查结果后,提出更改抗生素、使用无创呼吸机、调整激素用量、使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意见,并指导当地医生设置、调整呼吸机参数。经过积极处理后,患者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5%(此时氧气流量减为8升/分),血压恢复正常,心率下降到85次/分,自觉呼吸困难程度较前明显改善。
由于该医院不符合隔离的相关要求,无相关隔离措施,只能在户外用桶装水洗手,在户外空旷的地面穿脱隔离衣,然后置于仅有简单密封盖的垃圾桶,院内疫情防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虽已是凌晨,柳威、孙爽却顾不上换下湿透的衣服,立即与该医院负责人就院内布局及医务人员疫情防控等提出合理建议。可以说,尽管各方面条件简陋,但中国(湖南)第18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肩负国家使命,与非洲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专业、负责的态度得到津方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国际医学部:肖薇薇 刘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