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玉英医生接受记者采访

朱玉英医生(中)与其他援塞医疗队队员合影
由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组建的中国(湖南)第十八批援塞医疗队11位队员圆满完成援塞任务平安归来。我院妇产三科的朱玉英副主任医师就是此次回归的医疗队一员。6月18日下午,11位在非洲塞拉利昂工作一年的医疗队员乘机抵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我院人力资源部主任刘江波、副主任龙燕、医务部副主任刘宇琛、妇产三科主任陈春燕、护士长钟薇到机场欢迎我院援塞医师朱玉英回家。
去年四月,朱玉英光荣入选第十八批援塞医疗队。在湖南省副省长向力力和医院领导同事的欢送下,第十八批援塞医疗队开启了新的征程。征路漫漫,三万一千里尘满衣裳,远渡重洋经过38小时到达了目的地。来不及休整,朱玉英副教授便开始了她的工作:整理产科病房、培训塞方医务人员、清理准备手术器械、清点专科药物、开办孕妇学校、建立高危孕产妇档案……一切从零开始。
在那里,朱玉英肩负起承办孕妇学校的重任。没有场地、没有投影仪和话筒,甚至写字的黑板都要朱玉英教授自掏腰包从30公里外的集市找回来……凭着对非洲孕妇的热爱和深深的责任感,朱玉英把孕妇学校办理得有声有色,至今手把手培养了数十名助产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医疗队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尤其是后续队员的增补,使医疗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患者来医院诊疗,包括塞国的高层人士也慕名而来。
回想起一年的援塞经历,朱玉英无比感慨道“不仅收获了难忘的人生经历,而且又为中非友谊,为‘一带一路’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大家倍感骄傲和自豪。”
朱玉英用优良的医疗技术、专业的医学服务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完成了大量艰苦的工作,用实际行动生动阐述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展示了中国医生的良好形象,更对进一步充实中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加强中塞公共卫生合作,不断增进中塞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龙燕 张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