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益民在会议作专题演讲。
80%以上心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40%以上死于发病后15分钟;抢救时间早1分钟,抢救成功率上升10%。但不论在哪个国家,救护车和专业医护人员都很难在短短10几分钟内赶到急救现场。
“这个时候,救命生机往往掌握在现场的第一目击者手中。”7月8日,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急救医学专家祝益民在沈阳召开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上,介绍了“三个一”的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急救理念及湖南省人民医院在普及急救知识、开展急救培训等方面的做法,获得来自台湾地区及国内急救专家们的高度认可。
在欧美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的香港特区,“第一目击者”占城镇人口的比例大致在8~15:1。但在我国,合格的第一目击者不到1%。祝益民提出在伤病突然发作的第一现场,第一目击者在第一时间作出迅速正确的反应的三个“一”理念。为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急救意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发出倡议建立“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并将每年1月11日作为“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活动日,设计了联盟logo,肩章,旗帜,证书。成立由急救研究所、急诊医学科牵头,全体医护志愿者为导师和工作人员的团队,在院内开辟急救小屋,配备专职培训老师和专门培训教具,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基层的“五进”培训,举办“医带五”大型急救宣教活动,举办培训70场次,仅2016全年培训约7000名第一目击者,让他们掌握了基本急救技能。编写出版《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科普图书,该书成为急救培训的规范教材,并入选2016年农家书屋书目在全国推广。
“湖南省人民医院主动承担公益责任,助推急救新风尚星火燎原,走在了全国之先,令人敬佩!”与会专家这样点赞祝益民所倡导和主导的“第一目击者”活动。祝益民还在会上倡议,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和加入到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普及工作的队伍中来,将每年1月11日的“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日”推向更高、更广层面,使黄金急救时间段内,能有合格的第一目击者做出正确的反应,挽救更多生命。(周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