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服务号
医院订阅号
挂号指南>>
温馨提示:
门诊周一至周六开放,急诊每天24小时开放
正常上班时间门急诊咨询:0731-83929900(天心阁)/84762791(马王堆)/81866120(岳麓山)
非正常上班时间门急诊咨询:0731-82278048(天心阁)/84731731(马王堆)/19892801600(岳麓山)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宣传 > 新闻动态
【医疗资讯】人工“智能”视网膜或将进入湖南
发表日期:2017-12-22 12:56:58;点击率:1

对于人类来说,超过70%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接收的。如果失去视力,将不得不与黑暗为伴。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一架照相机,那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人体的许多组织在受伤后可以愈合。但视网膜细胞却没有再生能力,一旦损伤,通常会导致失明的严重后果。原生视网膜“底片”并非被动成像,它还与其他细胞和神经元一起,主动处理视信号,具有“修图”功能,这并非现有技术水平所能达到。因此,带有“智能”功能的人工视网膜才是解决视网膜相关疾病致盲的解决途径。

 目前智能视网膜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已完成部分临床试验,并已有商业产品,而全球已有300余位盲人因此项技术重见光明,而我国对于这项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2017年12月19日,国际眼科医学与智能科技高端学术论坛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召开,美国专家罗伯特?格拉布博士、马克?霍默恩博士、戴聿昌博士、庞长林博士,湖南省工商联主席张健、副主席罗可大,美国金眼智能生物医学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向振飞,智能芯片制作专家Didier Sagan,高级软件工程师林运晟,湖南省人民医院王继华、向华等出席会议。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21世纪先进智能眼科医疗”,由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防盲办主办,4名美国专家与省内眼科医学专家共探眼科智能技术等前沿话题。会上,湖南师大临床医学院院长王继华致欢迎辞,湖南省工商联主席张健作重要讲话,4名美籍专家就眼科未来发展方向与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专题报告。这也是首次向湖南介绍这种高科技,并将这种技术向湖南、中国乃至全球进行推广,为中国因老年性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致盲患者带来希望与光明。 

 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段国平教授介绍,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全球成年人致盲的首要疾病之一,目前全球约有400万老年性黄斑变性盲人,另外约有150万视网膜色素性视网膜变性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老年性黄斑变性致盲者约占全球盲人的8.7%,每年约有50万人因为老年性黄斑变性而致盲。尽管眼科医学及科技迅速发展,但目前对此类疾病治疗方面还没有取得明显的突破。对于这些患者来说,留住光明是他们不可企及的梦。 

 人工视网膜技术是通过眼内手术植入微型电极阵列,把外部摄像头的视频信息,经过数据转换之后无线传输给内部植入器件,微型电极通过电刺激的方式将视频信息,经视网膜黄斑区与的可用神经细胞传至大脑,从而使盲人能够重新恢复视觉。此技术是目前老年性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盲患者恢复“有用”视觉的办法。人工视网膜技术在国际上已高速发展20余年,但在我国尚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该技术在湖南的引进推广,或将为广大视网膜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通讯员 李敏 李婵) 

专家介绍: 

罗伯特.格拉布博士: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科学院两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Victor and Elizabeth Atkins冠名教授,用于智能视网膜生物材料的顶尖专家,美国金眼智能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 

马克.霍默恩博士:美国国家医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全世界唯一一位当选美国两院院士的眼科学家,美国发明家学院院士,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治疗学院院长,南加大Roski眼科学院联合院长,生物医学科学系Cornelius J. Pings冠名系主任,眼科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和综合解剖科学系教授。美国金眼智能生物医学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会成员、医学项目负责人、科学顾问。 

戴聿昌博士:加州理工学院医学工程系的创始人,Andrew and Peggy Cherng冠名系主任,电子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Anna L. Rosen冠名教授。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士,美国发明家学院院士,英国物理学会院士,美国金眼智能生物医学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会成员、技术项目负责人、科学顾问。 

庞长林博士:美国金眼智能生物医学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技术执行总监,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士及硕士、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博士,10年以上微型眼部植入器件的工业界研发和产业化经验,微型植入式电极、柔性聚合物MEMS器件及集成工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