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前cta检查提示:胸主动脉夹层,真腔细小,假腔巨大。

术中即时造影显示:破口完成封堵,无内漏发生。
65岁的熊娭毑来自湘西泸溪县,5年前体检时发现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医生告诉她,主动脉夹层即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而产生破口,血液通过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导致血管壁撕裂、分层,形成假腔,血液在假腔内流动,就像在体内埋了个“不定时炸弹”,血管随时可能破裂,导致大出血、猝死。
5年间,熊娭毑一直担惊受怕,大气都不敢喘,咳嗽也不敢用力,更别说做剧烈运动,就怕一不小心就引爆“炸弹”,正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焦急的家属带着老人辗转多处求医,并在多番打听后得知,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每年完成上百例高难度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于是慕名来院就诊。
2017年12月16日,老人入住介入血管外科后接受了全主动脉CTA检查,发现主动脉夹层真腔非常小,而假腔非常大,导致血流量和压力大,加上血管破口紧挨左侧锁骨下动脉,属于容易破裂的夹层类型。介入血管外科专家、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教授组织科室讨论,认为一体式分支支架较“开窗”、“烟囱”等技术重建锁骨下动脉有更稳定的优势,发生内漏的可能性更低,根据患者病情,更适宜采用新型一体式分支支架(Castor分支支架)为患者完成手术。
完善术前准备后,2017年12月28日,向华副院长带领介入血管外科张智明主任、方志勇副主任医师,刘放其、康超文主治医师和张浩医师团队,在介入血管外科、麻醉科以及介入复合手术室等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成功地为熊娭毑实施主动脉夹层手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主动脉夹层破口完全封堵,无内漏等并发症发生,紧张的家属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介入湘军领头人向华教授介绍,Castor一体式分支支架适合夹层破口距离左侧锁骨下动脉非常近的患者,能有效保护左锁骨下动脉、左侧椎动脉等重要分支血管,同时能避免内漏和神经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手术的实施需要有扎实的介入基础。我院介入血管外科经历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能顺利实施各种复杂的介入手术操作,造福三湘患者。(介入血管外科:康超文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