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服务号
医院订阅号
挂号指南>>
温馨提示:
门诊周一至周六开放,急诊每天24小时开放
正常上班时间门急诊咨询:0731-83929900(天心阁)/84762791(马王堆)/81866120(岳麓山)
非正常上班时间门急诊咨询:0731-82278048(天心阁)/84731731(马王堆)/19892801600(岳麓山)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宣传 > 新闻动态
【胸痛中心】打赢“时间战”和“技术战”
发表日期:2018-01-31 08:22:17;点击率:1
最近长沙出现雨雪冰冻天气,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攀升。加拿大有实验研究表明,大气温度每下降10摄氏度,急性心梗病发率增加7%。从湖南省人民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该院胸痛中心1月份急诊心脏介入手术量达70台,最多的一天达11台。1月28日至30日三天时间里,该院胸痛中心通过手术抢救的心梗患者,从38岁到80余岁,每个年龄段都有分布,且部分患者此前并无心脏病史。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和巨大损失。对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湖南省人民医院率先在省内成立的“胸痛中心”,院内以急诊科及心血管内科为核心科室,整合介入血管外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信息中心等多学科和部门资源,院外与基层医院的协同联动,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救治成功率明显提升。1月29日,在2018年全省医疗管理暨改善医疗服务工作会议上,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作典型发言,该院“紧密衔接,高效运行,畅通胸痛患者救治绿色通道”的胸痛中心运行模式深受肯定,被称为湖南救心高速路。
 
【从时间看胸痛中心】
2013年起,湖南省人民医院启动胸痛中心建设。2017年4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
2017年5月,湖南正式启动胸痛中心建设试点,4家市县级医院成为试点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为湖南省胸痛中心技术指导医院,共同搭建心血管疾病分级诊疗救治网。
2017年9月,省人民医院培训首批“救心”团队,举行湖南省三级综合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培训班,来自全省三级综合医院胸痛中心的分管院领导,医务部负责人和急诊科、心内科、影像诊断科、介入科、心胸大血管外科等相关学科主任近400人参加培训。 
2017年12月,成为全省首家中国胸痛中心示范基地。
2018年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作为主席单位牵头成立湖南胸痛联盟,首批联盟单位49家,助力全省胸痛救治网络建设。据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心内科主任郑昭芬教授介绍,国家建议的心肌梗死患者从入院到手术干预时间为90分钟内,而湖南省人民医院平均76分钟就能完成。
 
【从数字看胸痛中心】
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对接全省30余家医疗机构,2017年远程心电会诊达18000余例。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主导建立3个胸痛救治微信交流群,入群人数近1500人,覆盖全省绝大部分县级医院,接诊医生第一时间将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肌酶结果拍照上传至微信群,胸痛中心立即响应,给予评估预判和诊疗意见。接到转诊请求,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医疗团队提早做好准备。在急救车转运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数据和相关病历资料已全部传送到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患者未到,医生先到,据统计,通过这微信群,累计转诊患者869例。
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共救治急性胸痛患者2889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降低至0.96%,成功抢救许多极危重患者。仅2017年全年急诊PCI达725台,急诊介入手术量在中南地区领先;救治最大年龄93岁。
 
【从案例看胸痛中心】
2017年9月底,李先生(化名)咽喉肿痛,以为是咽喉炎,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期间李先生突然倒地,失去意识,随之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血压测不出,情况十分危急。急诊科医师团队立即为患者进行持续的心肺复苏,同时为放置心脏临时起搏器、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然而此时李先生出现了更严重的情况:反复心室颤动……
经过多次电除颤和不间断的心肺复苏,心脏停跳85分钟后李先生恢复自主心跳,但心脏搏动非常微弱,命悬一线。经全院会诊后,胸痛中心秘书、心内三科主任潘宏伟仔细观察心电图,判断这很可能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此前由于患者感觉疼痛位置在咽喉部,就医时误判自己咽喉炎发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此时理论上急诊介入手术开通闭塞冠脉是最佳选择,然而此时患者心跳已经停止,尚无法确诊是否是心肌梗死,患者能否耐受手术,即使手术成功,患者还能醒过来?治疗陷入左右为难。
为抓住最后一线生机,潘宏伟果断通过“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直接将患者送入介入手术室马上开始急诊手术。此时李先生的心跳已经非常微弱。心内科介入团队迅速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仪(IABP),快速完成冠脉造影,结果证实了潘宏伟的判断,李先生粗大的右冠状动脉中段完全闭塞,导致心肌坏死和心律失常。经过手术团队的不懈努力,血管终于被打通,李先生的血压、心率开始恢复。通过之后约30天的康复治疗,目前李先生已经可以自己独立行走,日常生活完全自理,堪称医学奇迹。
此前,岳阳一男子高铁上突发心梗,送到医院后胸痛中心12分钟便开通血管;望城谭女士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送往湖南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30分钟开通血管,救回一命。
 
【从运行模式看胸痛中心】
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表示,在与死神赛跑,既是一场“时间战”,也是一场“技术战”。胸痛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把手”工程,考验医院的内部管理、外部协调,也考验医疗团队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胸痛中心的成功运行,挽救了很多生命,也创造了生命奇迹,这得益于高效的救治团队和规范的运行机制。
作为湖南省胸痛中心建设指导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按照全省胸痛中心建设标志标识、制度规范、救治流程“三统一”要求,建立健全胸痛联盟诊疗服务同质化的制度机制,实现联盟内各成员单位管理、服务、技术与资源的共享。持续强化技术互补与服务协同,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推动联盟内胸痛预防、转诊、救治、康复一体化与连续性的医疗服务。组织了相关专业和管理人员(包括医联体单位、120急救人员)进行分层级培训,建立联盟学术交流与人员培训机制,形成多学科、多单位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联盟成员单位胸痛诊治能力与技术水平,谋划建立以急性胸痛救治为平台的全省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2017年该院还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心血管疑难疾病诊疗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同时,针对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联盟信息的大数据资料,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及临床路径会议,进行典型病例讨论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不断提升患者救治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湖南省人民医院围绕胸痛救治,立足预防与第一时间有效处置,还开展了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与健康教育。制作了《长沙痛了》MV,客观真实反映了胸痛救治的工作状态,弘扬了正能量,增进了社会认同感。成立了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编写出版了《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推动在我国设立“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日”,并谱写《救在身边》歌曲广为传唱。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目击者”的“三个一”的理念和院前急救知识向社会普及,为胸痛患者争取到更多院前急救时间。
(文/周瑾容 周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