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个全国爱耳日前夕,省医耳鼻喉专家定王台街道宣传爱耳护耳知识

肖旭平教授讲授耳聋的防治。
、
刘斌教授为居民义诊。

两位教授讲课后接受居民咨询。
定王台街道近百名居民现场听课。
湖南经视等媒体采访报道。

专业人员为患者进行纯音测听检查。

肖旭平教授为江女士进行耳部检查。
在外耳道与鼓室之间,有一层灰白色半透明有弹性的薄膜,厚度仅0.1毫米,外形如漏斗,叫作鼓膜,又称耳膜。鼓膜十分脆弱,被重力扇耳光、掏耳朵、坐飞机、潜水,以及大便时屏气、用力擤鼻涕等,都可能造成鼓膜受损,影响听力。春节期间,株洲的江阿姨因为带孙子放烟花,导致右耳鼓膜穿孔,听力严重下降。
个案
52岁的江春花(化名)家住株洲炎陵县,大年初三这天,4岁的孙子吵着要玩花炮,她便在小店买了一些带着孙子一起放。期间,一个连珠炮响了几下没声音了,她走近查看,刚一蹲下,花炮突然又冲了出来,遇到阻碍物后在她耳边炸响。江春花顿时感觉右耳内剧烈疼痛,还流出少许鲜血,人也吓得坐在地上。儿媳妇闻讯过来询问情况,江春花却听不清媳妇说什么,随后几天总觉得耳朵里有“滋滋”的声音,就像高压锅气阀转动。开始以为休息几天就会好,谁知过了一个多星期右耳还是听不清声音,于是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肖旭平教授处就诊,检查后被诊断为右耳爆震性耳聋、右侧鼓膜穿孔,必须手术修补。
“这种病情是由于爆炸引起的爆震性耳聋,属中耳损伤。”肖旭平介绍,春节期间,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了多名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导致听力损伤的患者。他表示,人耳对噪音有一个耐受限度,燃放爆竹所产生的噪声高达90分贝以上,超过人耳的耐受限度,易造成爆震性耳聋,如不及时就诊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害。因此,当周围突然出现巨大噪音时,应迅速捂住耳朵和张嘴,以免造成鼓膜损伤。如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应佩戴耳塞、耳罩等护耳器具。
提醒
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之所以年年都在提倡预防,是因为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且这一数字正在逐年递增。
肖旭平表示,耳朵看起来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器官,但听觉一旦出现问题,不但损害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还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改变以下不良用耳习惯,可以有效预防耳疾病,从源头上避免听力残疾的发生。
老年人:助听器该戴还得早戴
很多老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有人认为,人老了听不清很正常;也有的老人觉得,戴助听器有失面子,因而很排斥。
“实际上,这两种观念都要改了,为了健康着想,助听器该戴还是要早戴”,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肖旭平教授表示,老人听力下降后,与人沟通很费劲,由此带来交流的困难,久而久之会形成内向、孤独、不合群、缺乏自信、焦虑、失眠、沮丧、自责、有压迫感、易疲劳、愤怒、逃避现实、缺乏安全感。
人的器官有“用进废退”的特点,老人听力下降,听到的语言量减少,由于语言刺激较少大脑言语中枢会出现萎缩加快,其言语整合能力也会下降,表现为对语言的分辨和理解能力降低,日积月累会出现反应迟钝。有研究显示,听力下降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比同龄老人高。
另外,如果老人双耳听力差异比较大,对声源位置和远近的判断能力就会下降,在应急状态下可能出现判断失误,导致发生交通意外、被重物砸伤,遭遇火险等灾害躲避危险的能力下降,或摔倒的风险增大。
需要提醒的是,助听器并不是越贵越好,根据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精准验配适合自他或她的助听器,戴起来才最舒适,有听力损失的老人,最好为自己量身定制助听器。在验配助听器前,需到医院对听力进行检测和详细评估,然后取耳模,1周或半个月后来试戴助听器。验配师会通过专门的设备模拟不同的环境,如嘈杂环境或安静环境,让老人通过助听器尝试识别不同的声音。
助听器调试好后,没有必要一开始就长期戴,可以从短到长逐渐增加戴助听器的时间,比如一开始只是看电视、上课时戴,然后延长至与人交流时戴,然后在公共场合戴,这样可以顺利过渡到白天都戴助听器。
验配助听器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都需要复查并调整助听器,以后每半年检测听力,调整助听器。
老人拒绝助听器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觉得戴了助听器就是向人“示老”。其实,戴助听器和戴眼镜一样正常,有助于保持生活“年轻态”,提高生活品质!在国外,一些老人七八十多岁高龄,因为戴了助听器,照样能开车、出游,甚至工作,大大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另外,有些助听器在提高听力的同时还能掩蔽耳鸣,适合常年被耳鸣困扰,同时有听力下降的老人,有一种“深耳道式助听器”戴后从外观上几乎看不出来,适合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耳背的老人。
年轻人:长时间大音量使用耳机可致聋
耳朵是人体构造最为精密、复杂的器官之一,如果不会正确使用耳朵,会给耳朵带来一些伤害。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地铁、公交上,甚至在睡觉时,很多人都戴着耳机,用手机听歌、看电影、玩游戏等。其实,长期这样用耳机,听力很受伤,严重者可能会造成耳聋。
长期使用耳机,如何保护听力?
1.科学听音乐,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清楚了解多大的声音可能会损伤听力。
2.耳机的音量最好控制在最高音量的六成。
3.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
4.使用耳机时,应选用高品质的产品,最好具有降噪功能。
5.不要在嘈杂和危险的环境中使用耳机,以免发生无法感知周围的危险情况。
6.保护儿童免受高强度噪音的损伤,因为他(她)们还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听力出现障碍,要牢记六要点:
当长期使用耳机,发现自己听力出现障碍时,为了及早得到康复或助听,解除耳聋的苦恼,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就医,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
2.无法治愈时,应尽早选择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人员进行科学的检测验配,选择适合听力需要的助听器。
3.避开强噪音环境或戴上防噪音耳塞。
4.避免水分或异物进入耳道,以防耳道感染造成再次听力损失。
5.耵聍过多时,不宜自己清除,应找专科医生解决,以免再次损伤听力。
6.耳毒性药物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一般情况下,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当音量达110分贝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听力丧失病症。
活动
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为了更好的普及爱耳护耳知识,加强群众科普意识,降低听力障碍的发生率,3月1日上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社会医学部和芙蓉区定王台街道的组织下,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团一行来到定王台街道办事处,为近百名社区居民进行科普健康讲座和义诊咨询活动。
首先,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肖旭平教授以“铁树开花皆有可能,防治听力减退贵在科普”为题,介绍耳部基本构造、损伤听力的不良习惯,以及如何养成科学的用耳方法。
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刘斌教授以“耳聋与助听设备的选择”为题,重点介绍了老年性耳聋的症状、发病机理、治疗时机、治疗方法,以及各类助听设备的类型、优势、适宜人群、使用方法等。
近百名居民认真聆听两位专家的讲课,并踊跃回答问题。讲课结束后,大家将专家团团围住,咨询听力相关问题,专家们给予耐心解答,并为部分居民现场义诊。
湖南省人民医院听力相关检查
1.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
时间:周一至周五(需预约)
2.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测听检查
时间:周一至周日(无需预约)
3.耳声发射检查
时间:周一至周日(幼儿需预约)
地点: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区(门诊6楼)
电话:0731-83929350
指导专家
肖旭平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湖南省耳鼻喉头颈内镜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咽喉学组委员,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智慧移动医疗协会湖南省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委,湖南省睡眠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学组副组长,湖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委员,湖南省听力筛查专家组组长。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嗓音及言语听力疾病杂志》、《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编委。擅长喉癌、鼻腔鼻窦癌、颈部良恶性肿瘤、头皮癌、舌癌症、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鼾症、嗓音疾病的诊治,及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上午(天心阁院区),周二上午(马王堆院区)。
刘斌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结合耳鼻喉分会耳鸣专家组委员,湖南省中西结合耳鼻喉分会委员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攻耳科学和头颈肿瘤外科学,已开展电子耳蜗植入手术以及复杂侧颅底外科手术。在耳聋、眩晕、耳鸣等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及偏头痛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迟发性内淋巴积水以及突发性聋的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在研国家中医药局课题、湖南省卫生计生委、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各一项,发表论文20余篇。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五上午(天心阁院区)。
文图:梁辉 刘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