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湖南省人民医院“仁心仁术,为民医痛-潇湘行”专家团一行走进浏阳,为浏阳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130余名医务人员进行了癌痛规范化诊疗的理论授课及实操带教,使浏阳地区医务人员了解癌痛规范化诊疗的最新进展,并熟练掌握鞘内镇痛泵的管理及换药技能,同时依托数字化赋能提升癌痛防治水平,实现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以“线上申请 - 线下服务”模式,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真正让农村地区病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规范化的癌痛诊疗,解除鞘内镇痛泵的‘换药焦虑’,打通癌痛“省-市县-乡镇”三级诊疗体系最后一公里,为提高我国各级医院癌痛综合管理水平探索经验。
湖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曹启旺介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近500万例,其中约80%伴有癌痛,经传统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后,仍有20%~ 30%患者存在镇痛不全、或难以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目前,国内癌痛诊疗率较低,很多癌症病人及家属重视抗癌治疗而轻视癌痛治疗,全国每天有数以万计癌症病人正在遭受着疼痛的折磨。
“癌痛治疗与抗癌治疗同等重要,有效的癌痛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增强抵抗癌症的信心,而且可以有效延长病人生存期。”曹启旺表示,鞘内镇痛泵是通过微创手术将一个可储存镇痛药液的微量泵放置在皮下,并通过埋藏在皮下的导管将药液持续不断地输注到蛛网膜下腔,阻断疼痛信号通过脊髓向大脑传递,使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皮层,从而安全有效地达到镇痛的一种方法。鞘内镇痛只需口服剂量1/300的镇痛药就能达到治疗癌痛的目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优势明显,但很多农村地区的癌痛病人受限于不能就近换药而存在“换药焦虑”,类似于电动汽车存在充电“里程焦虑”,导致癌痛诊疗的基层覆盖率受限。
专家团现场开展疼痛疾病的诊断思路、脊柱内镜、椎体成形、肌骨超声等进行理论授课和实操带教,以期促进癌痛规范化诊疗技术下基层,切实推进城乡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癌痛诊疗的规范化和同质化。同时,为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提高癌痛的规范化治疗率要求,疼痛科将探索创新互联网+癌痛诊疗的数智化新模式,建立基层癌痛患者全程化管理平台,实现全程疼痛管理、线上问诊咨询、远程随访功能,保障居家癌痛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湖南省癌痛诊疗的发展做出有益探索。(疼痛科 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