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我终于可以拔除导尿管了”小李开心地说。19岁的小李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这场意外导致脊髓的损伤,让小李不得不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神经源性膀胱。这一并发症导致她无法正常排尿,不得不依赖留置导尿管来维持日常生活,早期虽然通过膀胱功能训练、针灸及磁疗等治疗,但仍未能成功拔除导尿管。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一病区,小李的主管护师肖春花决定为小李尝试冷热交替膀胱冲洗治疗。经过7次精心治疗,奇迹终于发生——小李成功拔除了导尿管,重新获得了自主排尿的能力。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控制膀胱排尿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受到损害所引起的储尿和排尿功能障碍。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膀胱能够根据尿液的积累程度,通过神经信号向大脑发送“排尿”指令,从而实现自主排尿。但当脊髓或相关神经受损时,这一精细的调控机制便会遭到破坏,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失禁或是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情况。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尿路感染、结石等一系列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严重者可发生肾衰竭甚至死亡。
面对神经源性膀胱这一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侧重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是手术治疗,但效果各异,且存在一定的风险与限制。而冷热交替膀胱冲洗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治疗手段,在院内的首次使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该方法通过向膀胱内交替灌注冷热水,利用温度的变化刺激膀胱壁上的神经末梢,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与重塑。冷水的刺激能够引起膀胱收缩,而热水的应用则有助于放松膀胱肌肉,这种交替刺激有助于重建膀胱的感觉与运动功能,以模拟正常的膀胱排尿方式,有利于排尿反射的重新建立,逐步恢复患者的自主排尿能力。
康复一病区主任方翠霓介绍,冷热交替膀胱冲洗治疗主要针对的是符合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特别是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往往导致患者的高级排尿中枢与低级排尿中枢之间的神经联系中断,进而引发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困难、残余尿量增加、尿路感染频发等问题。冷热交替膀胱冲洗法通过利用温度差异对膀胱进行刺激,旨在激活膀胱的肌肉组织及其感受器,从而模拟正常的排尿过程,逐步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该疗法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使患者能够更早地摆脱尿管依赖,提高生活质量。该操作必须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和执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康复一病区 秦亮 肖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