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对病人有爱心,有责任心”,这是潘宏伟的信条,也是他对年轻医生的叮嘱
【一个朴素的想法】
“从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开始,就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因为自己知识水平的限制,导致诊断治疗出现问题,或引起不应有的并发症,这是我最初的一个很朴素的想法”。
这个“朴素的想法”源于一次小的失误。
那时潘宏伟刚参加工作不到两个月,给一名突发胸痛晕倒的病人做心电图,没有第一时间诊断清楚心电图的异常,这对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生触动很大。
之后,潘宏伟下定决心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他每天白天工作,晚上看书,还抽空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一段时间后,潘宏伟的专业能力大幅提高。“这个经历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其实很多东西你只要认真努力,肯沉下心去学习,都会有收获。”
目前,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优势为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和高危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医生不是职业,是事业】
于潘宏伟而言,医生不是一门简单的职业,而是毕生追求的事业。
2008年,潘宏伟开始专注于高危胸痛患者的救治,并率先在湖南省探索“急性心梗绿色通道”这一快速救治模式。那时,受到人力、手术间、设备等局限,他不得不经常连轴转,一人几乎承担了心内科一半以上的急诊手术。
“我们做医生的,是没有个人生活的。很多时间不属于自己,也不属于家庭,而是属于病人。”潘宏伟讲到,有一年他难得周末有空带孩子去烈士公园,刚进公园大门就接到电话说有一个急诊手术得马上做,只好给孩子打车让他回家,自己则赶回医院做手术。
说起这些故事的时候,潘宏伟脸上一片平静,对他来说这些就是医生的日常,没什么特别的。“我们的同行,基本上大多数都是这么做的。我经常半夜一个人开着车子赶去医院做急诊手术,路上空无一人的时候自己也会想,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呢?因为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只是牺牲几个小时或者一个晚上的休息,但对病人来说,是一条生命,乃至一个家庭的完整,一个家族的延续。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小孩子没了,家庭就断了;一个中年人没了,这个家庭的脊梁柱就崩塌了。所以我个人牺牲点时间真的不算什么,这是支撑我从医二十多年的一个最大的动力。”
日常工作之外,潘宏伟还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了解行业最新进展,向业内发出自己的声音
【压力源于用心和责任】
行医二十多年,潘宏伟也常有觉得压力很大的时候。
一方面,压力源于病人高风险、高难度的疾病。“打个比方,即便是手术成功率达到99.9%,那剩下的0.1%呢?病人不是数字,是鲜活的生命。”潘宏伟说。
有一年春节,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收了59例急性心梗患者。仅大年初二24小时内,潘宏伟就带领团队连续完成13台急诊手术,无一例手术意外和并发症发生,以极高的效率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另一方面,作为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科主任,六个病区出现任何问题,潘宏伟都是第一责任人。“其实我自己要面临很大的压力,但即便有这种压力和风险,也要去做,因为不冒风险病人就没有机会。”
就像潘宏伟所说,付出总有回报。近10年来,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收的病人难度和风险与过去相比都越来越高,十年前技术层面做不了的手术,已变成如今的常规手术。2024年,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荣获国家卫健委湖南省心血管病防治技术牵头单位,并在湖南省卫健委的支持下,进一步组建14个市州、122个区县的心血管防治网络,成为国家层面心血管防治重点工作的排头兵。
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三个院区拥有六个病区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优势主要是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和高危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作为学科带头人,潘宏伟对于科室未来规划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医院心血管疑难危重症的诊疗水平;二是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推进信息化和心血管精准医疗发展;三是以湖南省心血管防治技术牵头单位的身份,促进全省心血管疾病防治关口前移。
采访结束后,潘宏伟又立马前往介入手术室,开始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重新投入到治病救人的事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