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感染严重,第三趾成了“黑炭”。
许自力教授等查看杨先生术后情况。
通常情况下,一根小小的牙签即使戳破皮肤,最多就是出点血、有点疼,过几天就没事了,长沙市民杨先生却因此惨遭截趾……
2018年8月底,57岁的杨先生被家中地毯下藏匿的一根牙签戳伤左脚底,牙签插入脚底约5mm,有些疼痛。虽然觉得自己皮糙肉厚,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吃了点“红霉素”口服药。
谁知三天后,杨先生的伤口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较之前更加红肿,并有破溃、流脓、发热等症状。感觉情况不妙,他赶紧到附近医院换药处理,但效果不佳,于9月3日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病科门诊就诊。由于伤口感染严重,并出现高热、寒战、气促等全身症状,杨先生在医生的建议下住进创伤骨病科病房。
入院后,许自力主任医师仔细查看伤口发现,杨先生的足背及足底皮肤缺血坏死,诊断为“左足部感染并脓肿、骨筋膜室综合征、感染性休克代偿期”,同时还伴有“房颤并快速心室率,心功能Ⅳ级,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如不及时手术,感染会越来越难控制。
就在完善术前检查时,医生护士都吓了一跳,杨先生的血糖竟然高达26.9mmol/L。原来,他的伤口难以愈合,罪魁祸首就是糖尿病。同时,他的心率高达190次/分,还伴有严重的心房纤颤,手术存在极高的风险。
与心内科、麻醉科及病人家属沟通后,先将杨先生的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左右,9月7日,由许自力主任医师等医护人员为他施行“左足脓肿切开引流术”。由于杨先生左脚第三个趾头已经缺血坏死,为防止感染进一步加剧,9月10日,医生不得不手术切除这个脚趾。下一步,杨先生还要进行左足皮瓣移植手术,医生表示,如果感染控制不佳,则可能再次截趾。
“这种情况在糖尿病人群中并不罕见”,许自力主任医师介绍,皮肤出现小伤口,正常人几天就会痊愈,而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再合并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导致下肢血液循环障碍、感染化脓。临床上经常能遇到糖尿病患者因为皮肤瘙痒、剪指(趾)甲、泡脚、穿鞋磨破、烤火、拔火罐烫伤等造成皮肤破损,最终导致不良预后。
许自力提醒,糖尿病患者遇到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时应避免搔抓、挤压,以免细菌侵入造成感染;在做理疗、热敷、泡脚、烤火、使用热水袋时应特别留心,防止烫伤;一旦皮肤损伤出现感染,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知识点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肢体骨筋膜间隔区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症,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文图:梁辉 蒋浩 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