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张英已神志不清,为了防止她抓扯针管,对其手臂进行捆绑
“没想到我还能从鬼门关上回来,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9月18日上午,家住长沙市芙蓉区的张英(化名)和家人来到位于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的肿瘤二科进行例行复查,并将一面锦旗送给了她的救命恩人们。
晴天霹雳:肺癌晚期,被告知生命只剩三个多月
59岁的张英今年3月初被查出肺癌晚期,临床诊断考虑为肺癌并脑、胸椎等全身多处转移,医生告知其最多也只能存活三个月左右。这犹如晴天霹雳,打得张英一家人措手不及。由于病情发展得很快,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张英就出现了药物不能控制的头痛、呕吐、半侧肢体乏力,不能自主进食和吞咽,神智及行为异常等脑组织被肿瘤压迫的症状。
“我不愿意放弃治疗,总是期望奇迹能够出现。”张英的丈夫李湘江说道。几经辗转,4月2日,李湘江将张英送进了离家不远,位于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的肿瘤二科。“这里住院环境好,离家也比较近,即算是她要离开这个世界,我也想让她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过好最后的日子,让她接受医生的最后治疗。”李湘江眼眶里噙满泪水:“说实话,我当时确实也没抱有多大希望能治好。”
“入院时,张英的情况非常不理想,整夜不能入睡,神智行为异常,不能正常交流,不能遵从医嘱和配合相关的检查及治疗。”作为张英的主管医生,阳昕主治医生这样介绍到。入院后,由于局部脑神经受压,功能受损,张英目光呆滞,无法完成吞咽动作,必须依靠碎食流质从鼻饲管输入。知情的内行人都懂,这其实就是相当于被法院判了死刑,家里人连后事都已经为她准备好了。
绝不放弃:一丝希望,也要尽全力救治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情和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患者,以肿瘤二科主任曾福仁教授为首的医疗团队并没有放弃治疗。经过科室医生会诊后,决定对张英先行采取颅内脱水降压等对症处理。
张英当时的状况治疗程度相当艰难,因为在其神智异常的状况下,她无法遵从医嘱,会抓扯针管,所以用药和输液都无法正常进行,为了解决患者不能配合降颅压、营养、止痛等治疗,曾主任主张对其在前胸壁设置静脉输液港,这样能保证患者在输液期间即使拔出了输液管道,也不会引起大出血或其它的相关危险,同时也能减少扯掉针管后再次扎针的痛苦。
利用输液港,成功为患者输注了营养液及脱水降颅压的药物以对症处理。20天后,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前改善,这给了患者家属治疗的信心。“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位患者,只要明确了病理诊断,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患者。”曾福仁说道。
奇迹出现:精准医疗,为患者带来新生
在不加重病人痛苦的前提下,肿瘤二科医护团队建议进行一些适当的诊疗,在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后,4月24日,给无法自主配合诊查的张英成功完成了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明确了病理诊断为肺腺癌,之后进一步进行了活检组织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有靶向治疗的指征。在经过家属同意后,于5月17日开始给患者鼻饲管注入靶向药物,用药一周后,患者便可以在床上坐起,开始能吞咽馒头,能和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交流。第二周后,患者已可以下地行走。从奄奄一息到可以下地行走,张英和李湘江相拥而泣,“别放弃,我们都在,你要加油,我们一起努力。”
肿瘤二科护士长全宏梅告诉病人家属,亲人的关爱也是治疗的关键。李湘江表示,家里的亲人和好友们隔三岔五地都赶到医院为张英鼓劲加油,给她增加治疗的信心。在住院期间,护士们的精心照料,也使张英能放松心情配合治疗。“全宏梅护士长对待每个患者就像亲人一样,不时还与病友开开玩笑,调节一下病房紧张的气氛。”张英说:“护士们的关爱让我忘记了是在这里住院治疗,而是在这里疗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英病情稳定,医生建议可以出院在家服药治疗,但需定期复诊。6月9日患者顺利出院。在精准治疗满两个多月后,8月初,张英入院复查,经过对肺部、头部以及胸椎等处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肺部肿块及头部的病灶对比第一次入院时缩小了50%以上,胸9椎体的骨质破坏也得到了控制。得知结果后,她激动地对医护人员说:“感谢湖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二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也希望有同样遭遇的病友通过他们的宣传,能重获新生!”
靶向治疗:开创肿瘤化疗的新领域
目前,张英已经能唱会跳了,闲暇时还能与丈夫打乒乓球,与入院时已经判若两人。对于张英良好的治疗效果,曾福仁主任表示,之所以治疗效果这么好,主要是基于患者家属的信任和医护人员的坚定信念下,为患者建立起了救命通路(静脉输液港),为后续的抢救和用药奠定了基础,也为精准诊断提供了机会。同时,患者有幸发现了一个EGFR突变的治疗靶点,致使医生能够为其进行及时的精准靶向治疗,让患者的肿瘤迅速得到了控制。
据了解,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可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除了常规的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外,针对肿瘤在器官组织、分子水平的靶点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靶向治疗技术进行靶点治疗。”曾福仁主任表示,与传统细胞毒化疗不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并且毒性明显减少,开创了肿瘤化疗的新领域。
9月18日,张英带着锦旗再次来到马王堆院区的肿瘤二科。得知张英到来的消息后,在此住院的病友们都围了上来,因为她的经历已经在这里成为了传奇,她也成了医院的明星人物。一位病友高兴地说:“看着你的康复,给了我们很大的治疗信心,感觉癌症已经不再那么可怕了!”(院办 张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