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二科(老年内分泌科)收治了一位70多岁的退休干部王老。据王老说,平时身体一直很健康,从没住过院。这次,要不是实在太重了,也不会来看病。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王老不得不来住院呢?5年前,王老在一次体检是发现空腹血糖为6.8mmol/L,比正常血糖稍高一点,没有检查餐后血糖。当时,体检医生建议王老去内分泌科好好查查。但王老没当一回事,听别人说,老人血糖高点是正常的。自己也没什么感觉,仗着平常身体好,照吃照喝,根本没当一回事,以后每年体检,血糖渡逐年升高,但王老仍然没什么感觉,一直没有重视,没有去医院正规看过糖尿病科医师。直到最近2个月,觉得口干口苦,小便增多,体重下降,尤其体力明显下降,并且觉得看东西不清楚,才觉得不正常,仍然忍着参加完同学聚会,直到前几天,才觉得扛不下去了,老伴发现他精神变差,很容易瞌睡,走路都有点不稳了,才霸蛮把王老送至湖南省人们医院内分泌二科门诊,门诊快速测血糖爆表,血糖测不出,赶紧急诊住院。
住院后经检查王老血糖高达31mmol/L,完善其他糖尿病相关检查后诊断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这都是糖尿病最严重要命的并发症,还检查出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早期,经过几天补液,降糖治疗,王老口干口苦症状缓解,精神好转,提起得病,不禁感叹万分,不该听信传言,如果早知道血糖高就是糖尿病的话,一定要点治疗,不会搞得现在一身病了。
那么问题来了
一、老年人血糖到底多高才是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一般人群是一样:根据WHO的诊断标准
1、 空腹静脉血浆血糖≥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2、 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或静脉血浆血糖≥11.1mmol/L.
3、 葡萄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无典型糖尿病症状者,改日复查确定。
符合以上条件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所以,平时体检时,一定要注意查饭后2小时血糖或者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免像前面所说的王老一样漏诊糖尿病。
二、 老年糖尿病有什么特点?
1、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比例高,高达30%左右,糖尿病前期更是高达40%,其中2型糖尿病占了糖尿病的90%。新诊断糖尿病的发病率在65至79岁的人群中最高。
2、起病比较隐匿,症状不明显, 60至69岁的糖尿病患者中有近一半的人报告诊断时糖尿病异常可能已经持续了10年;80岁以上的人中有20%报告持续时间为5年。
3、餐后血糖高、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风险高。
4、慢性并发症多,往往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5、合并症多
l 40%~70%患有高血压病;
l 30%~50%患有血脂紊乱,
l 腹型肥胖比单纯体重指数(BMI)增高在老年患者中更常见。
l 30%~40%同时合并糖代谢紊乱、高血压、向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综合征);
l 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三者并存将使心脑血管死亡风险增加3倍(中国3B研究)。
6、 多器官功能减退,认知功能自我管理能力下降,依从性差。
三、 老年糖尿病如何治疗?
因为老年糖尿病的一些特点,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上还是有一些特殊之处:
1、应该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是关键;
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策略必须根据老年患者的个人需要进行调整选
⑴对于新诊断、病程短、低血糖风险低,在HbA1c<7.5%时,首先选用低血糖风险小的降糖药单用或联合应用;
(2)对于65岁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通过生活方式和二甲双胍达到降糖目标,我们建议在二甲双胍中添加其他口服或注射制剂和/或胰岛素。
(3)为降低低血糖的风险,避免使用磺脲类药物(SUs)和格列奈类药物,并谨慎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方案应尽可能简单。
(4)老年人应避免使用格列本脲
(5)糖苷酶抑制剂的疗效并不明显,在老年人中,胃酸对腹泻和腹泻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了相对较高的不依从率。
(6)启用胰岛素促分泌剂或胰岛素时,需先进行防治低血糖的知识宣教。不建议多次胰岛素注射模式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治疗。
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后,督促实施,根据血糖监测情况,定期调整。
3、老年糖尿病的控制标准
(1)空腹血糖 (mmol/L) 4.4~7.0餐后2h血糖 (mmol/L) <10.0,HbA1c <7.0%。能早发现血糖异常者有条件可以控制 HbA1c <6.5%
⑵ 对于病程>5年、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或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为主、自我管理能力欠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希望在治疗调整中转向良好控制。 HbA1c <7.5%。空腹血糖 (mmol/L) 4.4~7.5餐后2h血糖 (mmol/L) <10.1;
⑶ 适用于伴有影响寿命的疾病、有严重低血糖发生史、反复合并感染、急性心脑血管病变、急性病入院治疗期间、完全丧失自我管理能力、缺少良好护理的患者。需避免高血糖造成的直接损害。 HbA1c >7.5-8.5%。空腹血糖 (mmol/L) 4.4~7.5餐后2h血糖 (mmol/L) <10.1;
4、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伴存其他代谢异常,要同时控制好血压、血脂、防止冠心病等综合治疗。
4、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四、老年糖尿病如何预防并发症?
1、 老年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低血糖,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老年患者,低血糖风险很高。因此,要告知患者低血糖的表现:心慌、乏力、出冷汗、手抖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诉症状,立即进食含糖高食物,如糖果,巧克力、饼干、饮料等。并立即去医院检查,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平时出门身上携带零食,按时定量进食。避免长强度运动等常识。
2、老年人尤其是合并中风或者智能减退的老年患者,在合并感染、发热时容易出现高渗状态甚至昏迷,该病死亡率很高,因此早期预防,要提醒老人每天喝足够水,一旦出现血糖特别高且有急性感染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3、对于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基础时要控制好血糖,且要控制好相关的代谢指标,包括血脂、血压、血粘度、血尿酸以及体重。
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老年化社会,国家非常重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因此,老年朋友们一定要正确认识糖尿病,血糖高了就是病,一定要及时治疗,防治并发症,减少致死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不负伟大时代。(内分泌二科 赵新兰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