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前,88岁的唐爷爷在家里不小心滑倒臀部着地,当时没觉得很痛,就没放心上。过了几天,他出现了腰部胀痛,起床行走困难,甚至解不出大小便,于是住进了我们老年三科病房。检查骨密度检查显示有重度骨质疏松,腰椎磁共振检查发现他的多节腰椎严重压缩性骨折,压迫了周围的神经组织,必须手术治疗。唐爷爷还有多年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经多学科联合诊疗,恢复尚可。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中是比较普遍的事,发病率已经超过了心脏病、脑中风等。但由于骨质疏松的症状不明显,常常被人忽视,等发展到严重的骨质疏松,甚至引发骨折,再行治疗,往往为时已晚。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早期识别,早期预防骨质疏松的知识来抵御骨质疏松对老年人的威胁!
1、什么是骨质疏松?
当人体出现骨矿物含量下降、骨强度降低、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检查骨密度异常等可诊断为骨质疏松。因为患骨质疏松后,骨头变脆,容易骨折。老人一旦发生骨折,死亡率就会大大提高。它们导致的全因死亡风险比普通人高6~9倍。因此,骨质疏松常常被人们称为“沉默的杀手”、“老年人最后的丧钟”。
2、骨质疏松有哪些常见症状?
抽筋: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可能出现抽筋症状,抽筋主要可能与低钙血症有关。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也可能是高位椎体压缩性骨折压迫脊髓,使部分下神经元兴奋性增高,也可诱发抽筋等症状。
身材变矮,弯腰驼背:由于骨质疏松症以老年患者居多,通常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起初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日久天长,积少成多,多个椎体的压缩性骨折、骨骼后突畸形等会导致老年人身材变矮、弯腰驼背。
全身骨痛、肌无力:骨痛部位广泛,难以找到固定的压痛点。腰酸背痛者最多,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酸痛,与坐、卧、站或翻身等体位无关,症状时轻时重,经常由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同时可感到全身肌肉无力,负重能力减弱或不能负重。
呼吸困难:一般情况下,骨质疏松症不会引起呼吸困难。但由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出现严重的驼背及胸廓畸形,可引起肺部受压,引起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表现,极易并发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严重的骨骼疼痛,尤其是胸廓及脊柱疼痛,可能会引起老年人呼吸受限、甚至呼吸困难。
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因轻微活动或创伤而诱发,比如咳嗽、打喷嚏、大笑、弯腰、负重或摔倒后发生。多发部位为脊柱、髋部和前臂,肋骨、骨盆、肱骨等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它不仅导致患者疼痛,生活质量下降,致残,还可使得死亡的危险性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来自于骨折后老年人的全身各系统变化,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重要脏器的继发性病变,是骨质疏松骨折高死亡率的主要诱因。
3、我们要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健康的生活习惯:多日晒,选择在太阳没有那么热烈的时候,晒10-20分钟;少吃盐,少喝咖啡;避免酗酒吸烟,盐、咖啡和烟酒中的有害物质可促进钙或维生素D的流失,影响到骨骼的健康。进食适量肉类(每天约四至六两),以免吸取过量蛋白质,增加钙质流失。每天进食1至2个水果,其中以橙、柑、西柚、奇异果较佳,因其含有丰富维生素C,有助骨骼健康。保持适当的体重,肥胖和低体重的人都易患骨质疏松。
坚持运动:坚持运动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尤其是户外运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比如慢跑快走、打门球、游泳、打太极拳等等。
保证食物中充足的钙量:骨头集中了人体大部分的钙质,预防骨质疏松就少不了补钙。一般建议从食物中摄入钙质,最好的钙源是奶及奶制品。如你可以饮用一杯300ml或者是400ml的牛奶,或者跟酸奶搭配,再食用富含钙的菠菜、西兰花、油菜、芥蓝等绿叶菜、石膏豆腐、虾皮等等,让每日所需的钙得到保障。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1000mg的钙。
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D,补钙也于事无补,所以钙加维生素D是黄金搭档。食物中含维生素D的含量比较少,大家可以通过晒太阳来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与钙如果通过晒太阳、食物等方式无法补充充足的,可以在医生的引导下,购买膳食补充剂,切忌不要过量补充。老年人每天需要维生素D400-800IU。
家居安全,防跌倒骨折:室内要光线充足,地面要整洁干爽,切勿堆放杂物;浴室及厕所,宜安装牢固的扶手及防滑垫;切勿举高取物,常用物品,应放近腰部位置的高度。行走不稳的老人一定要有人在旁搀扶及使用助行器。
最后要告诉广大老年朋友,一旦发现有骨质疏松的可能,一定要来医院就诊,来进行有效、合理的诊治。
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综合科(老年三科)
内分泌专业主任医师 廖斌
老年骨质疏松门诊 地址:马王堆院区门诊一楼15号诊室
时间:每周一、二、五全天
周四上午在二楼专家4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