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服务号
医院订阅号
挂号指南>>
温馨提示:
门诊周一至周六开放,急诊每天24小时开放
正常上班时间门急诊咨询:0731-83929900(天心阁)/84762791(马王堆)/81866120(岳麓山)
非正常上班时间门急诊咨询:0731-82278048(天心阁)/84731731(马王堆)/19892801600(岳麓山)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宣传 > 新闻动态
湖南第一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发布
发表日期:2019-12-23 09:19:09;点击率:1

●湖南儿童患龋率呈快速增长趋势,3岁儿童患龋率为51.9%,5岁时上升至72.2%,均高于全国同年龄组

●3~5岁儿童乳牙因龋充填率仅占1.4%,低于全国3.1%的平均水平,绝大部分湖南儿童龋坏的乳牙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牙周疾病是导致湖南中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疾病的大众综合防治迫在眉睫

 

湖南首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发布会在省人民医院举行。

省人民医院院长李小松与省卫健委疾控处、省牙防办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参加此次流调的部分单位代表。

省卫健委疾控处陶学永处长发布流调数据。

省牙防办主任、省人民医院口腔科钟圣纯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为掌握我省居民口腔健康状况,20168月~20188月,湖南省卫健委疾控处与湖南省牙防办(挂靠湖南省人民医院)组织实施湖南首次最大规模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本次调查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涵盖湖南12个市县区,调查人群为35岁、1215岁、3544岁、5564岁、6574岁五个年龄段,共计调查16704人次。在省牙防办、省人民医院及各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控中心的努力下,调查工作圆满完成并整理分析完毕。

2019年1221日上午,湖南省卫健委疾控处和湖南省牙防办联合发布《湖南省第一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发布会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举行。省卫健委疾控处袁翔副处长主持发布会并介绍与会领导和出席媒体,省卫健委疾控处陶学永处长发布流调数据,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省牙防办主任钟圣纯教授回答记者提问。从此次发布的流调数据来看,我省口腔健康情况呈现以下趋势——

儿童患龋率呈快速增长趋势

流调显示,受饮食结构改变及口腔健康行为等因素影响,在过去的10年间,我省3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维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其中3岁儿童患龋率为51.9%5岁时上升至72.2%,均高于全国同年龄组的患龋率;统计显示:平均每个儿童有3.32颗龋齿或因龋缺失牙,所以乳牙龋病防治工作应该关口前移,低龄儿童龋齿的综合防治刻不容缓。与此同时,我省35岁儿童乳牙因龋充填率仅占1.4%,低于全国3.1%的平均水平,说明绝大部分龋坏的乳牙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这一现状应该引起医务人员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中老年人应以牙周疾病防治为重点

流调显示,我省35~44岁组人群中89.2%有牙龈出血现象,57.3%可探及牙周袋;65~74岁组则分别为83.7%71.2%。剔除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现象影响,随着年龄增长,我省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率逐渐下降,牙龈出血、牙周袋的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周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疾病的大众综合防治迫在眉睫。应倡导全方位的口腔清洁,在中老年人群中进行牙周健康知识宣教,提倡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将口腔牙周洁治纳入医保,倡导定期口腔洁治,维护牙周健康。同时应尽量保留健康牙齿,及时修复失牙,恢复口腔功能,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我省居民口腔健康现状与国家要求尚有差距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9年初组织制定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国家健康口腔的整体要求与目标。湖南省牙防联盟作为行动方案实施的前沿阵地,本次调查结果反映出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如我省12岁儿童患龋率为32.9%,离目标中提出的“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30%以内”尚有一定差距;龋补充填比仅为9.3%,与24%的要求差距较大;此外,3544岁人群中, 53.5%的人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5564岁人群组为36.8%6574岁人群组则为36.5%,这意味着我省居民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2次刷牙率呈下降趋势。

加强全民口腔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本次流调显示,湖南35岁儿童家长对“窝沟封闭可以预防龋齿”的知晓率仅为20.4%,而针对“乳牙坏了是否需要治疗”这一问题,34.8%的家长认为可以不用治疗或者无所谓。12岁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其中71.5%知道吃甜食可以导致龋齿,17.4%知道窝沟封闭可以预防龋齿。但整体而言,民众的口腔健康知识较匮乏,口腔健康行为有待改善。

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口腔疾病综合防控策略

湖南省牙防办主任、湖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钟圣纯主任医师指出,省牙防办将带领全省从事口腔疾病防治的专业人员针对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龋病、牙周疾病等重点疾病,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

1.从孕妇和婴幼儿开始预防乳牙龋病

本次流调结果显示:3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达到51.9%,患龋形势极为严峻,乳牙龋预防关口需前移至孕妇和婴幼儿。

(1)开展孕期口腔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准妈妈了解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避免不良的喂养、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从源头预防龋病的发生。

(2)加强对03岁婴幼儿口腔疾病的预防:要充分发挥妇幼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作用,让孩子的主要看护人了解正确的喂养、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做好定期口腔检查,并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中。

2.加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

(1)学龄前儿童:进一步扩大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范围,针对学龄前儿童及家长,加强口腔健康知识传播,提高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促进家长关注儿童口腔健康,帮助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习惯的建立。指导家长帮助儿童进行菌斑控制,推广含氟牙膏的使用。通过免费口腔检查和龋病风险评估,针对儿童的龋病患病风险采用口腔卫生指导、局部应用含氟涂料、早期龋齿充填等龋病综合管理措施,预防龋病的发生,遏制龋病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及早进行牙颌畸形的矫正。

(2)学龄儿童:联合教育等部门组织开展学校儿童口腔健康促进项目,把口腔健康教育纳入到全身健康教育的内容中。提高儿童口腔健康素养,让小朋友掌握口腔健康基本知识和龋病、牙周病、牙颌畸形的防治,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对适龄儿童广泛采取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适宜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实现窝沟封闭适龄儿童全覆盖,同时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早期龋进行充填治疗。

文:梁辉 陈文玉

图:申勇 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