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长沙的廖先生是一名口腔癌术后患者,因伤口严重溃烂,四处求医,却疗效不佳,最近又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不敢出门到医院诊治,以至于溃烂愈发严重,听朋友介绍我院康复三科有专业的创面修复团队,便慕名前来。
康复三科创面修复团队在蔡华安主任的带领下接诊了廖先生,廖先生的伤口位于面部,长期不愈已导致右侧面部组织大量缺失,严重影响到了他的言语功能,见到蔡主任后,廖先生在本子上写到:“蔡主任,其他地方对我这种情况已是无计可施,我听朋友说您连他那要截肢的脚都能治好,我这个您也可以治好的对不对?”潦草的字迹透露出廖先生的迫切与期盼,蔡主任告诉他,团队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地改善他的伤口情况。
蔡华安主任表示,癌性伤口是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一种类型,是由于癌细胞浸润导致表皮完整性受损而产生的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皮肤伤口,伴随其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对病人、家属以及护理人员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癌性伤口病人的管理中不仅要对伤口愈合过程、伤口护理理论和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有所了解和掌握,更要特别注重病人的心理及社会需求。只有这样才可能将伤口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并最大限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廖先生的伤口位于面部,大量面部组织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廖先生的外观,再加上伤口已经腐烂化脓,隔着很远都能闻到浓浓的恶臭味,不仅让家属感到难受,更能让病人产生尴尬、抑郁的情绪,觉得受人厌恶而逐渐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离。这可能是有关癌性伤口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也是导致他们生理和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创面修复团队首先对廖先生的伤口进行彻底清洗,减轻异味,缓解其心理压力。因为面部神经丰富,痛觉敏感,再加上癌性伤口极易出血的特征,清洗时动作要非常轻柔,彻底清洗干净后再喷药,然后覆盖辅料。
经过一周的治疗后,廖先生看到自己“焕然一新”的面容,感受到那股浓浓的恶臭味已经离自己远去,心情也是久违的放松,掏出纸笔写到:“我知道我这个脸是长久以来的问题,有时候我自己都接受不了,但你们不嫌脏不嫌臭地帮我清洗、换药,我真的非常感动,这次终于来对地方了,谢谢你们。”
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三科作为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培育单位及湖南省老年医学学会慢性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分会主委单位,于2018年9月经中国医师协会批准正式加入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1239行动计划”,将医院创面修复专科建设纳入国家标准化建设体系。在蔡华安主任的带领下,目前已经成立了创面修复专科小组,形成了创面修复从医院住院管理——社区培训指导——居家服务的防治新体系。此外,蔡华安主任呼吁大家更多地关注慢创患者特别是癌性创面患者的心理情绪方面问题及由此导致的社会性逃避和自我封闭,与家庭成员间的相处困难等问题。希望通过康复三科创面修复团队的努力,为更多的慢创患者解决难题。( 康复三科 荣海艳 罗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