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影响到了每一个健康人的生活,血液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定期及时的治疗是血液病患者走向康复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按计划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更是他们唯一的康复之路。疫情防控不能放松,而他们的治疗更不能间断。
15岁花季少年造血功能枯竭,病情不等人,重型再障患者急需移植
这位急需移植的患者名叫小超,15岁的花季少年,来自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的一个小镇,2019年12月13日,小超突然出现鼻出血、高热、全身苍白及出血点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于12月17日入住我院血液科,经过一系列检查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患者十分年轻,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好比是种子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贫瘠害虫泛滥根本长不出来庄稼来。”血液科负责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刘灿副主任医师介绍。
这对一个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谋生的普通农民家庭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本应是求学的年纪,却饱受疾病的折磨,小超妈妈终日以泪洗面。
妹妹HLA配型成功,捐献骨髓,播种哥哥新生命
不幸之万幸,小超与其小五岁的胞妹HLA配型成功,造血干细胞来源得到保障。
在入仓移植之前,小超的常规治疗手段控制并不理想,并且由于多次输血导致其体内产生了血小板抗体,频繁反复输血也无法保障小超的血小板正常,造血干细胞移植迫在眉睫。为了让小超得到及时治疗,在科室的努力下,2月底,小超顺利入仓。
在新冠防控期间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移植前的讨论,大家知道,非常时期的一系列困难会迎面而来:干细胞捐献者健康能否保障?移植过程中的血源是否充足?如果不能如期进行移植,小超的病情能等吗……
从2月初,血液科周明主任就带领着移植小组积极准备与医院各部门协商统筹。细胞移植病房田艳艳护士长带领护士们进行层流病房的仪器检修、清洁及消毒工作,以确保开仓后各类物资的消耗、各项仪器运转正常、环境洁净度达标。负责移植的刘灿副主任医师在疫情刚爆发时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去急诊支援,她一边在急诊抗疫,一边与移植团队专家讨论,制定详细周密的移植计划……
克服一切困难正常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
2月26日,在通过新冠筛查后,在爸爸妈妈以及妹妹期待下,小超顺利入住细胞移植病房。3月9日,妹妹的干细胞缓缓地输入到小超体内,生命的希望在慢慢孕育......3月25日,经过血液科团队一个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小超的血象逐渐上升,提示造血重建,移植成功,小超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幸福笑容!他的各种检查逐渐正常。4月3日,在医务人员的殷切期盼及祝福下,小超顺利出仓。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湖南省人民医院细胞移植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用爱心、细心、责任心医治每一位血液病患者,病房收治的5名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也陆续完成移植。度过寒冬,迎来的将是属于他们美好的春天。(图/文: 细胞移植病房 贺俊 刘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