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宝宝术后多学科医护交流群
术中体外循环
术后生命体征危急期
护士阿姨们临时为迎新改造新的大床
“奶爸“”溜娃时间
2024年5月30日,儿童节前夕,迎新宝宝被株洲市福利院从湖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回家了。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喜极而泣,他们知道这个宝宝一路走来的不容易,也为他如今顺利回家而欣慰,希望如他的名字“迎新”那样,迎接新生。
“5天前被遗弃在福利院,被发现时没有哭声,嘴巴、脸都是青紫的。”回想起最初,1月3日,迎新宝宝被送来医院时的情况,让人揪心。在上一家医院的各项检查也不容乐观,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心力衰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贫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10余种疾病诊断,积极治疗后仍有气促、呼吸费力,为求一线生机,转入湖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张爱民主任团队接诊后,也感到十分棘手,孩子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中断并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同时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每一项都严重威胁生命,加上被遗弃不知道母亲情况和出生天数,救治陷入难题。
为此,张爱民主任积极向医务部汇报情况,医务部立即组织了2次全院多学科大会诊,心脏大血管外科周文武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何晋主任医师、超声一部夏晓辉副主任医师、放射科范立新副主任医师、小儿心血管科袁勇华副主任医师、新生儿科张爱民主任医师及新生儿科全体医师、护士长吴莎莉、护理组长易珊、陈利双共同参加了讨论。
专家们很快取得了共识,尽早外科治疗。择期手术期间,经过诊疗方案的多次精准调整,迎新的心力衰竭得到有效控制,肺动脉压力逐步调节至较佳水平。全身循环营养得到有效改善,CVC(中心静脉导管)生命通道也适时建立,手术迎来最佳时期。
2月1日,在心胸外科、麻醉科、手术室、超声科、新生儿科的保驾护航下,迎新接受了手术,手术进行了主动脉弓中断矫治、室间隔缺损修补、房间隔缺损修补、动脉导管闭合,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进行,对于体重仅2.5kg宝宝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要在最短的时间节点内,完成心脏高难度修补搭建工程,最终手术体外循环80分钟,全程心脏停跳顺利,术后携气管插管安返新生儿科重症病房。
术后,迎新宝宝迎来了护理难关,看似日常的一个翻身动作、一次拍背排痰、一次管饲喂奶等都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加上术后需警惕伤口感染、并发高血压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等,同时还可能造成术中吻合口粘连、狭窄、二次破裂出血等情况。生命支持药物通道、CVC管道、右心房引流管、心包引流管、导尿管、动脉留置测压管等全身多达12组管道管理。为了确保孩子安全渡过术后生命危急期,护士长吴莎莉及其护理团队集体缩短2天年假,设置专属高年资特级护理团队排班(一对一护理)。连续性责护排班模式,确保了护理上的连贯性及病情动态变化的及时性、精准性。
在团队的努力下,迎新进入恢复期,也受到了大家的重点关注,成为“团宠”。大家从家里拿来玩具、推车、米糊、餐具,还细心地为其准备了保暖的长腿袜,康复科定期的康复训练,专人陪同定时遛弯,量身打造方便活动玩耍的大床,尽量带他游戏、学习,都让迎新宝宝尽量康复快一些,康复效果好一些。
最终,住院5个月的迎新宝宝迎来了出院的日子,大家既不舍又高兴,希望未来的日子,他能多一些幸运和顺利。(新生儿科 宋宇 吴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