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绿莺啼,万象蓬勃。在这春意萌动,万物向新的时节,湖南省人民医院“青苗计划”临床科室骨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正式开班。
用“青言青语”,传递管理之道。回顾此次培训,大家都有许多感悟和收获。
1、肾内科学科主任 陈愔音
一众青苗,聚在这个菜园,非常感谢负责播种培育的院党委、院领导,看到了青年临床骨干个人发展的瓶颈以及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可能性,为我们今后解决临床和管理难题,提供了思路、赋予了实用技能。
2、泌尿外科一病区副主任 郭玺
作为需亟待成长的管理新兵,既感受到了DRG/DIP支付改革、绩效考核等新政带来的挑战,也深刻认识到从"业务骨干"向"复合型管理者"转型的迫切性,医院此时推出覆盖“十大管理模块”的系统培训,从“变革应对”到“绩效提升”,从“品牌塑造”到“科研创新”,正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管理转型加速器”,突破管理瓶颈的"及时雨"。
3、康复医学科二病区主任 吴亚岑
在培训中有几点感悟:一是珍惜时间,该奋斗的年级绝不能选择躺平;二是热爱专业,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三是作为主任,必须要有大格局;四是绩效才是王道;五是通过新技术项目的开展,进行临床研究,建立平台,来培养优秀的年轻人;六是换种宣传方式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麻醉手术部科副主任兼麻醉科二部主任 魏来
【杏林青苗连枝发,仁心化雨绽春华】管理是艺术也是技术,是可以习得的本领。此次培训最大的感悟:一是思想境界上要提高,凡事先须向“内求”再向“外求”;二是工作实践上有创新,可通过开展新技术项目锻炼培养年轻人,薪火相传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发展团队。
5、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李振华
【从临床医生到管理者的思维跃升】在医疗行业快速变革的今天,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临床技能,还应成为“医学问题的解决者+医疗生态的构建者”。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将把培训所想所思所得转化为“看得见的手术质量、数得出的科研成果、感受到的患者满意”。
6、康复一病区 陶希
职业生涯上不再局限于专业技术的深耕,更需要从“医者”到“管理者”的思维跃迁。此次培训班有三点收获:一是从“微观视野”到“宏观思维”的格局重构,二是从“个人”到“集体”的能力提升,三是从“经验依赖”到“创新驱动”的动力转换。
7、肝胆外科五病区(胆道外二科)副主任 陈晨
【青苗育才,知行合一】科室建设与管理并非单纯依赖制度或资源,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创新思维整合资源、激发团队潜能。
8、泌尿外科四病区(老年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李铁求
【破自我发展瓶颈,补自我科研短板】此次参培后取得的最重要的收获: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制定“破题”策略,提升自我的科研素养和能力;二是以赋能为目标,拥抱“人工智能”,打通“临床-科研”双向通道,在实践中获得锻炼与成长。
9、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病区主任医师 谭志强
【青苗初绽时】此次培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培养团队比完成目标更重要”。临床是立身之本,科研是破局之刃,教学是传承之道,要多维赋能,推动临床、科研、教学协同进阶,从而助力团队的培养。作为青苗,要永远保持破土而出的勇气,始终怀揣参天之志的谦卑。
10、泌尿外科三病区主任医师 胡胜
该堂课极具实用性:从学员年龄与职业发展的思考,到积极生活工作方式的倡导;从临床教学与医院管理的情怀,到绩效与和谐平衡的探讨;从年轻人的培养方式到国家政策的应用,都紧紧围绕着医院发展和个人成长进行展开,让自己重新审视个人的角色定位。
11、综合外科副主任 周定洲
学科高度不应仅由手术难度定义,需要构建“技术精进-管理优化-换着获益”的价值闭环,要进行从“手术台”到“战略台”的角色转变。此次培训最深刻的认识:一把优秀的手术刀可以拯救生命,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守护整个学科的生命力。
12、儿童医学中心六病区(儿童内分泌、心血管、肾脏风湿科)主任医师 刘丽萍
很荣幸能做一颗“小小的青苗”,努力汲取养分,渴望学习和成长。导师的每一句鼓励让我备受鼓舞,今后工作中将注重“内外兼修”,“耐得住寂寞”,“全身心投入”,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