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辗转多地,没想到在这里重拾希望!”近日,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五病区即将出院的李先生(化名)家属含泪向医护团队致谢。该科室通过创新构建“急危重症救治—亚重症康复—慢病功能重塑”全周期诊疗体系,成功帮助经历食管癌术后多器官衰竭、体重暴跌20公斤的危重患者重获行走能力。
患者李先生(化名)是深圳某企业高管,一年前接受食管癌手术后,接连遭遇重症肺炎、胃胸膜瘘、胸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体重骤降20公斤,陷入重度营养不良状态。尽管在深圳、广州、长沙多家医院接受多次手术和抗感染治疗,但病情持续恶化,一度需依赖有创呼吸机维持生命。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呼吸衰竭、重度营养不良,家属几近绝望。今年年初,李先生转入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五病区。入院时,患者因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依靠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肺部CT显示双肺大白肺,重度营养不良,全身肌肉萎缩,只剩皮包骨,生命体征极度不稳,患者更是陷入焦虑抑郁状态。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呼吸内科五病区主任胡瑞成教授团队联合多学科会诊,制定“三阶梯”精准治疗方案:运用基因测序技术72小时锁定耐药菌群控制感染;建立"肠内+肠外"双通道营养支持;创新开展阶梯式呼吸康复训练。
经过近2个月的系统治疗,李先生的成功脱下有创呼吸机,气管切口顺利封堵,更令人振奋的是,原本肌肉萎缩无法坐立的他,在呼吸重症康复团队协助下,从床旁坐位平衡训练起步,逐步实现辅助站立、短距离步行。目前,他已能自主行走200米,体重增加10余斤,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对抗战疾病更是充满了信心。
主治医师段文滔博士表示:“这类多器官衰竭患者的核心在于打破恶性循环,我们的呼吸重症康复体系正是通过感染控制、营养支持和早期康复三联动,为患者重建生理功能。”
作为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委员会主委单位,呼吸五病区创新构建了涵盖“急危重症救治—亚重症康复—慢病功能重塑”的全周期诊疗体系,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临床获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科主任胡瑞成教授表示,此次救治充分体现了呼吸重症康复医学对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价值,为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新范本。(呼吸内科五病区 文:段文滔 图: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