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里,那些暖心的事
【为了早产儿一家团聚】
早产儿小元宝出生时体重仅750克,因气道肺部发育不完善住进PICU。PICU是无陪病房,元宝爸妈对儿子十分不舍,每天都会守在PICU门口。儿童医学中心主任钟礼立了解这一情况后,决定把元宝转到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免疫科普通病房,让小元宝和爸妈一起过个团圆年。儿五科护士长彭瑛每天派一位经历丰富的护士,去PICU学习小元宝的护理,为小元宝的护理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案,还请PICU的老师针对小元宝的病情,进行急危重症的培训与指导,让所有的医生护士都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正确处理,保证小元宝的安全。(儿五科 钱淑琴)
【“四巨头”的除夕夜】
2月14日是除夕前夜又是情人节,这一天,儿童呼吸免疫科收入多例异物患儿,直到晚上8点,纤支镜室的“四巨头”——钟礼立主任,黄寒主任、陈敏医生、林琳护士,仍在纤支镜室内为患儿做加急纤支镜取异物手术,确保患儿能尽快安全回家过年。(儿五科:彭瑛 黄若冰)
【有我们,长沙不痛】
2018年春节长假期间,胸痛中心共完成急诊心梗PCI27台,急诊造影10台,IABP3台,无一例死亡,成功抢救1例心脏破裂。图为奋斗在一线的张宇医生。
【除夕团圆夜,天使送温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欢聚时刻,血液科护士长李芳与工会小组长和责护组长代表科室慰问留院的患者及家属,为他们送去精心准备的心愿卡和食品。(血液科:杨慧奇)
【装扮特殊之“家”】
因为病情的需要,还有一部分患者需留院度过春节。为了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氛围,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把病房布置得喜庆、温馨,节日气氛颇浓。(文:周瑾容 图:各科室)
【90后把“家”搬到科室】
24小时11台手术,介入复合手术部内,医护一刻没有停歇。节假日期间,血管疾病多发,且绝大部分为危急重症。时间就是生命!痛中心、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畅通,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介入血管外科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为了让成家的同事们能回家团聚,年轻的 90后主动留下值班,把“家”搬到医院,吃住都在科室。(介入血管外科:何喜美 神内一科:刘娜)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患者病中躁动不安,治疗无法配合。儿子站在病床旁,轻抚她的脸颊,温柔地安慰,老人慢慢安静下来。看到这个七尺男儿一直俯下身子陪伴在母亲身边,医护人员都被深深感动。(介入血管外科:何喜美)
【医院里春“碗”,浓浓的年味】
春节最具有仪式感的莫过于那顿阖家团圆的年夜饭了。对于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来说,年夜饭成了一种奢侈,甚至好好吃一顿饭都不容易。后勤服务部提前准备,与食堂工作人员核准送餐数目和地点,精心确定菜单。年三十这天,十余名工作人员联手烹制好这些菜肴,送至全院值班人员手中。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让“留守”的医护人员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后勤服务部总务办:唐静远)
【95后男护士的春节】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血透就像一日三餐一样,不管是不是春节,需要按时、连续进行。95后男护士李浩男是家中独子,他深知科室工作的特殊性,主动要求春节值班。(血液净化中心:刘旺兴)
【圆老人八十岁生日梦】
呼吸四科15床曾爷爷79岁高龄,病情很重,曾几度下病危进ICU,正月初八是老人八十岁生日,他曾说“要能过八十岁生日就好了”,家人也盼着希望奇迹出现。科主任朱黎明教授得知老人和家属的心愿后,每天查看患者,指导治疗。正月初八一大早,病房为曾爷爷准备好生日蛋糕,大家一起来到床旁为曾爷爷庆祝生日。家属紧握朱主任的手,哽咽道:“谢谢你们圆了老人八十岁的梦!”(呼吸四科:刘瑛)
【最美“天使”新娘】
春节期间,呼吸四科病房仍有四十多名病人,护理人员都得照常上班,包括春节结婚的两位护士姐妹。为了患者能平安度过春节,她们大年三十仍坚守在病房抢救病人。家人多次来电要求她们回家筹备婚礼事宜,都被她们回绝。两位准新娘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穿上护士服,她们是最美护士;穿上婚纱,她们是最美新娘!(呼吸四科:刘瑛)
【等你回家】
除夕夜,泌尿四科病房里丝毫没有过节的清闲气氛。科主任杨科带领医护人员正在处理一名左肾外伤病人,患者脸色苍白,血压最低仅100/60mmHg,心率达125次/分,且血压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医护人员立即为他开通静脉输液通道,紧急申请4个单位的血。经过紧张的术前准备,历时3小时完成急诊手术。走出手术室时,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 (泌尿四科:李铁求)
【他们站在保卫生命的第一线】
当大家都在热闹过年时,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ICU却是另一番“热闹”场景。这里每天病床满满当当,上演着各种“生死时速”的危重抢救。春节期间,卒中中心收治急诊静脉溶栓4例,取栓病人6例,危重抢救数十人次。在这里,医护人员感受不到白天黑夜;在这里,他们满负荷运转;在这里,他们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坚守保卫患者健康与生命的第一线。(卒中中心:王淼霞)
【二孩妈妈春节主动值班10多年】
耳鼻喉头颈外科一病室80后主管护师刘亮,作为一个工作近15年的科室“元老”,从2006年起,她几乎每年都主动值班或担任医院、科室应急二线班。 如今,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虽然上有老下有小,今年春节仍主动担任医院应急班支援重症监护一病室,让家在外地的护士姐妹回家过个团圆年。有人问她:为什么要放弃过年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来上班?她回答:自己家住长沙,应该让她们过年与家人团聚!(耳鼻喉头颈外科一病室:刘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