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服务号
医院订阅号
挂号指南>>
温馨提示:
门诊周一至周六开放,急诊每天24小时开放
正常上班时间门急诊咨询:0731-83929900(天心阁)/84762791(马王堆)/81866120(岳麓山)
非正常上班时间门急诊咨询:0731-82278048(天心阁)/84731731(马王堆)/19892801600(岳麓山)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宣传 > 电子院报 > 2018年第251期
2018年第251期7版
发表日期:2018-11-09 13:53:54;点击率:

“网约”护士渐风行
 潇湘“护+”有特色
      到今年5月,由湖南省人民医院牵头启动的“护+”居家照护项目平台上线已经一年,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的“护+居家护理”护士从首批8名增长至100余名,服务290余人次。
      相比部分地方的网约护理模式引发媒体、官方质疑其网约护士“唯规操作”、网约平台涉嫌违规执业的乱像,湖南省人民医院主导的“护+居家护理”平台,患者对其好评率达100%,且吸引了河南、黑龙江、广东等地护理同仁前来取经学习,并主动要求加入其平台。
      今年5月在天津举办的首届全国智慧医疗大赛,还为以该项目进行申报的湖南省人民医院奉上了“十大优秀医院”荣誉。
      湖南省人民医院“护+居家护理”特色何在?将要怎样进一步发展?人才报/民生网记者近日对之进行了探访。
接单“冠军”,如今却越来越“闲”
      5月30日,湖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护师朱秀英在病房里从早上8点,几乎一刻不停地忙到了晚上8点。但她同时也是“护+”平台首批经历培训后注册的“护+居家护士”。过去一年里,她在该平台接单80余次,占平台接单总数近三分之一,是平台年度接单冠军。
      “朱护师参加工作已有近30年,各种护理经验非常丰富,尤其是在PIC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和维护方面,技能更是首屈一指。”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石小毛介绍,但即使像朱护师这样的熟手,在“护+”平台也必须按照规定接受护士上门规范化培训,经考核合格持《居家照护项目专业培训合格证书》才能在业余时间上岗。
      朱秀英上门服务的病人多是其部门的PICC植入者。当天,接受完一个疗程化疗的陈阿姨准备出院,特意过来约朱护师一周后上门为她服务。陈阿姨说:“不少人要四五十分钟才能完成的PICC维护,朱护师只要一二十分钟就做好了,我十分相信她。”她还告诉记者,自己刚开始接受化疗,胃口很不好,精神状态也差,不适合仅为了PICC维护来医院门诊进行排队、挂号、候诊等折腾,何况上医院还得麻烦上班的老公向单位请假陪同。
      但陈阿姨没有得到朱秀英的爽快答应。朱秀英耐心地告诉她,必须先关注“熙心健康”微信公众号,点击“上门护理”进行简单注册后,才可下单发出服务请求,这也是保障护士上门服务安全、规范、可靠的要求。朱秀英还将同部门的护士周威介绍给陈阿姨,告诉她周威也是平台上的注册护士,且自己曾带她一起上门服务过上十回,其对包括PICC维护在内的各项居家护理已经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家住长沙城南的周威,去陈阿姨位于新开铺的家很方便。
      石小毛告诉记者,朱秀英是“护+”平台首批注册的8名护士之一,为了推广居家护理理念和测试平台工作成效,家住长沙市内的她,还接过长沙县的单。如今平台随着注册护士增多,已基本实现“为百姓打造一公里健康生活生态圈”初衷,她的休息日终于也可以稍稍闲一些了。
“男丁格尔”来接单,
“护+”服务特色更明显
      据了解,湖南省人民医院“护+”平台目前开展的主要项目有PICC维护、伤口造口护理、压疮护理、管道护理(胃管、导尿管、PDCT管、T管等)、家庭呼吸治疗、肺康复技术、产后康复等。可能因为离开了医院,部分女护士对独自上门为不熟悉的男病人提供导尿管护理等服务有疑虑。
      湖南省人民医院为此特意开展了一期主要由男护士参加的“护+”居家照护培训,该院急诊科男护士、呼吸治疗师冯展便是其中的一员。他认为成为“护+护士”是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对自己业务能力的一种拓展,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截至目前,他已通过“护+”平台接过3单业务,均是为长期卧床的老年男性病人更换导尿管。
      “我们平台智能匹配的主要是服务项目和服务区域,特别培训‘网约男护’主要是从安全角度和社会需求来考虑的,尽量让每个患者申请的上门服务需求都得到满足。而且对于一些活动受限的卧床病人,男护士还是相对更有体力、心理优势。” 石小毛认为男护士加入“护+”平台是非常必要的,而女护士们也绝不怕苦怕累,像逢着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护+”平台的所有护士甚至都会更加积极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冯展也认为“对于上门护理,患者对提供服务人员的性别要求更加严格” ,而在一些特殊的时刻,也更能显现“男丁格尔”提供上门服务的价值。他曾在一个暴雨即将来临的傍晚,经由平台紧急呼叫,上门服务了一位导尿管堵塞、膀胱胀得像球一样、家属也不敢挪动的病人,经过他专业、果断的处理,病人最终转危为安。
      不久后,冯展将作为指导老师,参加该院老年医学部组织的前往社区医疗机构开展“护+”居家照护项目培训。他希望能对更多“男丁格尔”有“示范”作用。
       “我们医院作为培训指导医院,今后将加大力度对社区护士进行专业培训,使具备上门服务能力的护士越来越多,服务对象从出院患者扩大到居家患者群体,继而实现该项目对全长沙乃至整个湖南省的覆盖。”石小毛表示,该院开展的“护+”居家照护项目,具有规范化、智能化、规模化特点,为护士居家服务树立时代的标杆,已得到湖南省卫计委大力支持。
(人才报/民生网记者:易巧君
通讯员:梁辉)

520爱心一幕:
你坐着睡到天明,我站着守护一夜
       5月20日本是个平常的日子,近年来却因其谐音为“我爱你”,而演变成家人和恋人之间表达爱意的特殊日子。
      2018年5月20日深夜,湖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病房里,在一位八旬老患者和护士身上,上演了不同寻常的爱心一幕……
      “刘爷爷,冷不冷?脚这么凉,我拿毛巾给您包上……”护士杨丽边说边蹲着为老人肿胀的双腿裹上厚厚的毛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外面漆黑一片,湖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仍灯火通明。同事举起手机正要拍下这一幕,杨丽却一个转身逃开了,“这有什么特别的?谁都会这么做!”
      说来也怪,天气逐渐炎热,重症医学一科病房也开启了空调,夜班的护士们忙得额上、背上都是汗, 87岁的刘爷爷却戴着毛线帽,全身包得严严实实,更为奇怪的是,老人不躺到床上,而是坐在自带的椅子上接受治疗和护理,连睡觉也是坐着睡。
      原来,刘爷爷因胸闷、气促、下肢浮肿,被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多次入院,并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和甲状腺瘤切除术。几天前,老人因感冒后出现“心力衰竭”,胸闷、气促加重,不能平卧,并伴有呼吸困难,病情危重转入重症医学一科治疗。医生决定为他进行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减轻其心脏负担并改善肾功能。
      刘爷爷习惯坐自家的藤椅,为了让老人能好好睡上一觉,并舒适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同时又要保证血液净化管道的通畅和机器的正常运行,还要预防他摔跤,护士杨丽只能整夜站在老人身边寸步不离,一刻都不敢放松,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交接班。
      “虽然很辛苦,但老人能够转危为安,还是值得的。”杨丽说,她2013年毕业进入湖南省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在重症医学一科工作已有4年多时间,护理过无数病情危重、神志不清、无法自理和正常交流的患者。
      由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没有家人守在身旁,护理人员不仅要为每位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还要对他们进行周密、细致的生活照护,工作的繁重和辛苦可想而知。但杨丽和她的同事们从未退缩,用无私的爱心和默默的奉献对待每一位病患,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爱之歌!
(梁辉 徐芙蓉)

最美光明使者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日劳苦奔波在基层医院,舍小家为大家;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日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停歇,让贫困白内障患者明亮双眸、重见光明……
      他们就是新“复明10号”手术车团队——眼科王运副主任医师、陈健医师、陈林护师、李时桃护师和司机黄春朝。他们积极投身湖南防盲治盲公益事业,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医术,为贫困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
      来“复明10号”手术车做手术的大多是老年人,有的行动不便、单眼失明、失聪、失语。面对这样的患者,复明团队医护人员练就了一身本领,即使每天为30余名手术患者重复一样的话,嗓子哑了都没有时间喝上一口水;即使术前术后重复搬运行动不便的患者,一天的手术后腿肿得连牛仔裤都穿不进……都没有说过一句苦,也没有喊过一声累。他们发扬着一种“四不怕”的精神:不怕吃苦,坚守扶贫一线;不怕麻烦,坚持务实重行;不怕困难,坚定履职尽责;不怕矛盾,坚信坚冰可破。
      常德石门站第一位接受手术的陈安春老人在电话回访中说,手术后一切都好,眼睛比以前明亮多了。感谢好政策,自己没有花一分钱,在家门口就接受了手术。感谢省医专家团队,技术高、服务好,才能让自己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
这是复明团队的情怀,在工作岗位上不遗余力,锲而不舍。他们,是最美的光明使者!
(防盲办:李敏 社会医学部:吴丽玲)

人文情景相结合
护理操作绽风采
      本报讯  5月10日,妇产三科在钟薇护士长的组织下,全体护理人员欢聚一堂开始护理操作大练兵。
      怎样摆脱传统枯燥无味的操作模式,让护理操作变得生动有趣,更贴近临床呢?答案是,将人文关怀与情景相结合,处处渗透到临床护理操作中,多询问,多沟通,多换位思考,摆脱固定的操作模式,灵活多变,将情与怀融入操作中。产科组长匡永满和操作标兵李司珍分别给大家示范胎心音的监测,产科四步触诊法,静脉泵的使用等。大家争先恐后地练习情景模拟式操作,并在护士长的指导下不断改进,相互交流,力求完美,最后每个人在组长处考核过关。(妇产三科  吴芸芳 钟薇)

内分泌二科
开展情景操作训练
      本报讯 5月7日,内分泌二科全体护理人员在护士长洪丽的带头下,由科室总带教和标放组成员牵头,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及实习生练习操作。连怀孕八个多月的护士也不甘落后,挺着“巨肚”认真练习,美其名曰为“胎教”。
      护士姐妹们有的是“病人”,有的是“医生”,不同的角色扮演,让大家体会在平时工作中的细节。大家认真、紧张,时而又笑场,在这种活泼轻松的场面下按护理部要求,完成了操作情景案例训练。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争取在真正比赛时,一显身手,争当“最佳女主角”。
(内分泌二科:刘岚 洪丽)

卒中中心
组织急救知识培训
      本报讯 5月23日,卒中中心举办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及AED培训。急诊二科护士长刘艳授课。神内四科杨期明主任和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参加培训。
      刘艳护士长首先讲述了心肺复苏的具体流程,并详细阐述救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经常出现的错误,以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并介绍电除颤—AED的使用方法。培训现场还准备了人体模型,供大家进行实战模拟。(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杨佳意)

神内四科
组织岗位技能培训
      本报讯  为了积极响应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开展的护士岗位技能训练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护士团队的技术操作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神内四科积极组织岗位技能培训。
      科内三基培训负责人先带领科室人员学习PPT课件,准备科内特色案例,确定操作项目(心电监护、上氧、吸痰、留置静脉输液、手卫生技术),然后组织科内护士学习相关操作理论知识并示范相关操作,操作训练后由考核小组考核,面对面点评反馈,要求人人合格,每位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保存到本科室三基培训考核记录中。
(神内四科: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