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的杨女士近日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生命垂危,辗转多家医院救治无效,被送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抢救后,杨女士竟奇迹式的脱离了生命危险。科主任李建民介绍,关键在于从杨女士肺里洗出的3000多毫升牛奶状液体。
杨女士是湖南沅陵人,她丈夫介绍,从2007年开始,杨女士就有点喘不过气,“她那个时候胖,有150斤左右,爬楼上坡都有点喘,我们就认为她是胖,缺乏运动,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2018年,杨女士气促心慌,食欲大大降低,突然暴瘦30斤。夫妻俩这才觉得不对劲,赶紧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杨女士病情快速恶化,出现了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在当地辗转了几家医院后,被送入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
RICU主任李建民诊断杨女士患了“肺泡蛋白沉积症”,肺功能损伤非常严重,只能通过气管插管后,保障呼吸支持的前提下,进行“床旁支气管镜下灌洗”等对症支持治疗,清除肺泡内大量磷脂蛋白样物质,使肺泡恢复通气氧合功能,改善机体缺氧。经过5000ml灌洗液的不断灌入,杨女士肺里总共3000ml的浑浊牛奶样液体流出,术后杨女士生命体征平稳,2月18日转入普通病房。
RICU主任李建民介绍: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病因不明、以肺泡内大量磷脂蛋白样物质异常沉积为特征的罕见病。全球预计发病率约为 0.2/100 万。“肺泡负责呼吸供氧,一旦被这些沉积物所堵塞,就会导致气促、呼吸不畅。严重时会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李建民主任提醒,近期天气变化大,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特别是病毒细菌真菌结核等特殊病原体感染,如有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肺部CT、心电图等检查。
【全肺灌洗术】
全肺灌洗术是目前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及尘肺最有效的方法,可直接清除沉积在肺泡的蛋白样物质,从而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但对麻醉和灌洗技术要求高,目前湖南省仅少数几家医院能开展该技术。
【呼吸重症医学科】
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隶属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设病床数22张,其中包括开放式ICU病床19张,隔离ICU病床3张。呼吸重症医学科建立了系统、完备的脏器监护和支持技术体系:包括人工气道管理,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吸氧(HFNC),无创正压通气,有创正压通气,高频振荡通气(HFOV),俯卧位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系统建立规范的呼吸与循环监测技术:包括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床旁超声等。
科室科研: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 2.气道管理技术研究。
科室教学:1.继续教育:开展系统的呼吸危重症规范化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如无创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每年1期)。2.住培医师,本科与研究生教学进行规范化培训,并为学员制定系统、有序的培训课程。
呼吸重症医学科将坚持规范与创新并举,将步入快速发展之路,临床、教学、科研均将继续取得进步,逐步形成以呼吸危重症规范化诊治为特色的呼吸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心及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图文/周蓉荣 肖兰)